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德云社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相声名家杨少华去世,几个儿子该被全网骂不孝吗?

更新时间:2025-07-11 16:30  浏览量:1

1

相声名家杨少华老爷子去世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

上午还在天津某店铺剪彩,中午儿子还发他吃淀粉肠的带货视频,下午人就没了……这节奏快得让人措手不及。

网友们群情激愤:

“榨干老父最后一滴血!”“不孝子!”“为了钱连亲爹都不放过!”

评论区骂声一片,杨家几个儿子真有那么十恶不赦吗?

咱们心平气和讨论一下。

2

先说说什么叫“孝”这回事。

传统意义上的孝,确实是让老人安享晚年。

农业时代,老人干不动重活了,儿女让他们衣食无忧、含饴弄孙,这是孝的标配。重工业时代也一样,体力活老人搞不定,在家养老是最合适的选择。

但现在呢?

社会进步了,各种设施便利了,特别是自媒体发达的情况下,老年人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自身价值,未尝不可啊。

难道非得把老人关在家里,每天喂鸟看电视才叫孝?

再看看杨少华本人。

作为相声演员,杨少华最自豪三件事:

第一、身为海青(没明确师承),能在关系复杂的相声圈立足,虽然成名晚,但能保持长红,最高光时刻是上了春晚舞台。

第二、含辛茹苦拉扯大四个儿子。在节目中经常说起,演出结束后自己那份饭舍不得吃,打包带回家的故事。非常自豪给儿子们安了家、买了房,还带火了小儿子杨议。

第三、老了以后观众没忘记他,经常活跃在各种舞台,出席各种活动。

你看,他是老人,但别忘了他更是一名演员。

演员最爱的是舞台,喜欢听到掌声。

让一个天生属于舞台的人天天待家守着电视机,这种孝是他想要的吗?

杨老爷子在短视频里唱跳,参加商业活动,本质上还是在舞台上啊。只不过舞台从剧场变成了直播间,从现场观众变成了网友。

钱的事儿,也没那么简单

杨家儿子们确实在挣钱,这点不否认。

但你得看看他们挣钱的方式:父子一起参加活动,一起拍短视频,一起带货。

这跟把老人扔在家里不管不顾,自己出去开心快活的不孝子孙是一回事吗?

老一辈的人,穷怕了。能够挣到钱,对他们来说是安全感。想想我们的父母,是不是也有这种心态?明明不缺钱,还是喜欢找点事做,甚至把家里纸壳、饮料瓶攒着拿去换钱,心思是一样的。

而且你看杨老爷子的状态,跟儿子们能玩到一起,对新鲜玩意不但不抵触,还乐在其中。

家里有老人的就知道,让他们接受新事物有多难。家里有小孩的也知道,父母能帮到孩子是多大的乐趣。

杨家父子一起开开心心参加活动,又有钱拿,这不是双赢吗?

3

但是……说完好话,该说但是了。

这次杨家儿子们确实大意了。

前些年老爷子在短视频里还能跟儿子一起唱跳,但最近明显沉默多了:

人消瘦了,脸上挂不住肉;

直播卖货多是坐着不动,基本不说话 ;

眼里无光,笑容已经很僵硬。

出事那天天气那么热,老人即使说自己没事,也应该考虑最坏情况。

但不能因为突然去世就大骂人家不孝啊。

不孝的话老爷子能活到94高龄?吃的穿的,孩子亏待过他吗?哪次老爷子出来不是收拾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

老人的去世,很多时候都是意外,都会给家属留下遗憾。

这是人之常情。

说到底,网友们的愤怒我能理解。

看到老人家上午还在外面活动,下午就去世了,心里肯定不好受。本能地想为老人家“讨个说法”。

但是啊……

《孟子》说:“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不能让宝贵的正义感变成廉价。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相处模式,每个老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杨少华选择继续在镜头前发光发热,这是他的人生,也是他的权利。

多一些宽容,多一些思考,少一些廉价的道德优越感。

毕竟,真正的孝,不是把老人供在神龛上,而是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过完最后的时光。

杨少华走了,94岁,安详无痛苦。

这已经是很多人求而不得的结局了。

场馆介绍
德云社相声大会三里屯剧场(梦回天桥剧场)是在老天桥的影响下形成的,它位于三里屯,对面雅秀市场,东邻三里屯SOHO,对外营业面积6000平米。地理位置毗邻朝外、燕莎、CBD中央商务区、使馆区,流量之大,客源...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东路4号
113、115、406、431、701路等公交三里屯站下即到
德云社三里屯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