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德云社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李菁亲口承认:离开德云社真相曝光,和郭德纲真是因为“性格不合”?

更新时间:2025-08-30 22:04  浏览量:3

大家肯定都听说过德云社吧?现在火得不得了,商演专场开到国外去了。但你们知道吗,德云社最早可不是郭德纲一个人的,还有两位创始人呢,一个是张文顺老先生,另一个就是李菁。最近李菁在直播间里终于谈到了当年离开的原因,他说和郭德纲在一起就像两口子过日子,性格不合就分开了。

但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2010年德云社遭遇停演风波的时候,内部可是乱成一团。老郭想快速商业扩张,计划三年开八家分社,李菁却坚持要保留传统小剧场模式。那时候演员的分成比例也从七成降到了五成,创始成员的积极性大大受挫。

听说李菁在离开前半年已经不参与新弟子培训了,他负责的鼓曲教学业务都划给了王惠管理。还有海外巡演收益分配的问题,据说德云社去澳大利亚商演总收益280万元,李菁团队只分得28万元。这种分配差距,换作是谁心里都会不舒服吧?

老郭在自己的书里也承认,2008年前后德云社每年演出场次从120场猛增到380场,创始成员体力严重透支。李菁最后参与录制的《星夜故事秀》节目,因为录制时间和商演冲突,直接促成他递交了辞呈。看来这矛盾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啊。

当时圈子里正掀起一场传统相声和新派相声的较量,以姜昆为首的传统派以“反三俗”为名,对郭德纲进行打击、封杀,甚至不让他上春晚。电视台都不敢和德云社合作了,李菁却和电视台还有不少合作节目。在电视台和德云社之间,他选择了电视台。

离开德云社后,李菁混得还不错,经常上春晚和各种电台节目,还获得了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中国快板艺术委员会委员这些荣誉。有人说是明哲保身,也有人说是落井下石,毕竟是在德云社最困难的时候离开的。

其实早年他们三人一起创办北京相声大会时,市场环境很差,有时候台下根本没观众。最艰难的时候,连雇人的钱都没有,郭德纲负责稳住内场,李菁就拿着快板在门口招揽观众。三个人把相声看得比命还重要,张文顺说一个小时单口,郭德纲说一个小时单口,李菁来四十分钟快板,最后再来个群口相声。

后来相声大会改名为德云社,老郭的经营策略变了。为了更好地迎合市场,他在相声中加入了更多流行元素和娱乐元素。李菁出身书香门第,认为相声应该是纯粹的艺术,不该被商业化。两人在理念上产生了根本分歧。

老郭觉得德云社要扩大影响力,就要招收更多演员,满足市场不同口味。于是不断招收新学员,培训几个月就推上舞台。李菁不赞同这种商业化道路,但张文顺先生去世后,三足鼎立的局面被打破,郭德纲一家独大,李菁越来越被边缘化。

李菁离开后从没说过郭德纲一句坏话。岳云鹏结婚时,他还带着礼物到场;郭德纲北展演出,他在微博转发捧场;曲协举办的相声晚会,他们还一起登台。这种体面的分手方式,在相声圈里可真是不多见。

李菁后来成立了“星夜相声会馆”,坚持小剧场演出,主打传统文哏。他的风格慢,像老茶得细品。而德云社在李菁离开后五年内估值增长了近20倍,但传统相声演出占比从75%降到了42%。

有人说李菁的离开和范伟离开赵本山很像。都是曾经亲密的合作伙伴,最后因为发展道路不同而分道扬镳。没有谁对谁错,只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李菁自己评价郭德纲时总是说四个字:“勤奋和执着”。虽然不小心说成了五个字,但能看出他是真心认可老郭的。这种相互尊重的心态,在纷繁复杂的演艺圈里确实难得。

场馆介绍
德云社相声大会三里屯剧场(梦回天桥剧场)是在老天桥的影响下形成的,它位于三里屯,对面雅秀市场,东邻三里屯SOHO,对外营业面积6000平米。地理位置毗邻朝外、燕莎、CBD中央商务区、使馆区,流量之大,客源...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东路4号
113、115、406、431、701路等公交三里屯站下即到
德云社三里屯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