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德云社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当相声界的老人相继离世,是否可以抑制一下腐朽而荒唐的师承之风

更新时间:2025-07-13 07:04  浏览量:1

北京时间2025年7月9日下午,94岁的相声演员杨少华溘然长逝。而就在他去世当天上午,还在参加某饭店的剪彩活动,而他离世前的一个月时间里,其账号更是开展了足足25场带货直播,这样的消息令人感慨万千。尤其是在当下这个很多人30岁就失业的特殊时期,耄耋之年还能到处走穴赚钱,真的可以称得上是了不起的成就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相声世界的复杂生态:有的人一辈子没有代表作,靠活得久和熬资历混成了所谓的“大师”;有的人实力不俗,却因为没有师承,被冠以“海青”之名,逐渐边缘化,因而失去了很多的机会;有的相声演员则是执着于商业相声和主流相声的阵营之争,不能自拔;还有些人,热衷于积攒虚名四处认干爹,还要美其名曰为了偷学本事。相声,这门曾经走江湖的“下九流”手艺,在新时代里依然带着旧社会的腐朽气息,它的困境与出路,值得我们深思。

一、师承与实力:相声界的“身份政治”

相声演员,大都执着于师承,毕竟在相声界,师承的重要性几乎等同于“出身”。杨少华的儿子杨议,为了一个正式师承折腾了30年。先是“拜谁谁走”的非议,侯宝林、常宝霆都是在承诺要收徒为徒后不久还没来得及正式举行仪式便去世,再是“无人肯收”的尴尬,杨老爷子四处为他奔走,依然没人肯收杨议为徒;闹到最后,本就争议不断的侯耀华又整出了所谓“代亡父收徒”的闹剧,结果坟前磕过头的杨议最终还是自认没资格做侯宝林大师的徒弟,所以表示不再拜师,以所谓的“杨门自立”收场。兜兜转转,笑话一场。

再看当下相声界混得最风生水起的郭德纲,早年间也因没有师承而遭人排挤,直到拜入侯耀文门下才获得认可;后面又在曹云金、何云伟等人出走之后,闹出了收回“云”字的风波。就像现实世界的商战往往是互相泼脏水的朴实无华一样,相声界恶心对方的手段也是在师承上做文章。当时郭德纲吵着要收回何云伟的云字,还喊着要把他们在德云社的家谱中除名。侯耀华则是瞅准了时机出来搅局,收何云伟为徒,让后者直接跟郭德纲成了平辈师兄弟。届时的郭德纲心里,肯定比吃了苍蝇还恶心。

相声界这种对师承的执着,本质上是一种“身份政治”。它让许多实力不俗的演员因“海青”身份难以出头,也让一些水平平庸的艺人凭借师承混得风生水起。陈寒柏甚至认了六个干爹、一个干妈。因其最年轻的干爹师胜杰仅比他大了四岁,而遭到了网友的嘲讽,他自己却不以为意,甚至觉得自己拜得还不够多,李金斗拜了二十三个干爹,那才是他的偶像呢。这种荒诞的“拜师文化”,早已背离了相声的本源——靠本事吃饭。

二、商业与主流:相声的“阵营之争”

相声界长期存在“商业相声”与“主流相声”的对立。郭德纲早年以“非主流”自居,讽刺体制内相声演员“不会说人话”,但当他获得侯耀文师承后,反而成了传统师承的坚定捍卫者。这种矛盾,恰恰说明相声界的阵营划分并非基于艺术理念,而是利益与话语权的争夺。

更讽刺的是,许多演员沉迷于这种争斗,却忘了相声的本质是“逗乐观众”。无论是商业相声还是主流相声,如果脱离观众,再高深的“艺术”也只是自说自话。

曹云金的听云轩网上直播说相声被骂是砸了祖宗饭碗,却不想德云社公司化运作不也是开了相声社团的先河,更不要说还有各种类型的相声综艺了。本质上就是挣饭吃,谁也别笑谁的吃相难看了。说起来,曹云金当年争取自身利益未果后出走,却也变相地提高了那些留在德云社的师兄弟们的收入水平,逆行者披荆斩棘蹚出了路,却还要背上“欺师灭祖”的骂名,委实是让人唏嘘。

三、新时代的相声:回归本质,还是走向消亡?

相声的困境,归根结底在于它未能真正适应新时代。它和数来宝、莲花落、二人转一样,都曾是街头艺人的谋生手段,内容无非插科打诨、取悦观众罢了。随着时代的更迭,却披上了“高雅艺术”外衣,甚至陷入师承、派系、虚名的泥潭。相比之下,脱口秀的崛起恰恰因为它更加的开放与包容——只要你能逗笑观众,谁都可以上台讲5分钟。

相声若想生存,必须回归“取悦观众”的初心。师承可以尊重,但不该成为门槛;艺术可以追求,但不能脱离观众。否则,这门曾经辉煌的传统艺术,终将被时代淘汰。也不知道,随着相声界的老人们相继离世,是否可以抑制一下腐朽而荒唐的师承之风?

场馆介绍
德云社相声大会三里屯剧场(梦回天桥剧场)是在老天桥的影响下形成的,它位于三里屯,对面雅秀市场,东邻三里屯SOHO,对外营业面积6000平米。地理位置毗邻朝外、燕莎、CBD中央商务区、使馆区,流量之大,客源...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东路4号
113、115、406、431、701路等公交三里屯站下即到
德云社三里屯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