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走了,孙子扛大旗:一场相声世家的传承考卷
更新时间:2025-07-12 09:18 浏览量:1
杨少华老爷子今年三月份走了,他长孙杨化然站出来主持后事。这孩子是杨威的大儿子,杨议是他五叔。老爷子下葬那天,杨化然拿着老人照片,脸都青了,看得人心里发堵。
杨家几代人都说相声,杨化然现在成了家族这门手艺的代言人。听圈里人说,侯耀华以前夸过他叔叔杨议,说杨议的相声像是北京二锅头,而曹云金那水平像八十年拉菲。现在有人拿杨化然比西凤酒,说他不如曹云金红,但到底也算个数得上的角儿。
其实传承这事儿特别难。杨化然说话做事都学着老爷子那辈儿的规矩来,可现在年轻人不爱听传统相声了。他在短视频平台粉丝没几个,德云社那些新人动辄几十万粉。老观众越来越少,新观众又觉得传统段子土气,剧场里坐不满人。
天津那边的老茶馆还剩几家撑着,老板说现在来看现场的人大部分是游客。倒是成都某家茶馆琢磨出新点子,把杨少华当年的段子改成密室逃脱的剧情,能吸引些年轻人来玩。不过这种尝试效果到底好不好还不知道。
最近听说北京戏曲学院新开设了课程,准备教学生怎么用AI修复老艺术家的录音。要是能用技术把老爷子的声音还原出来,说不定能给年轻演员多点参考。但技术这块谁都没把握,搞不好会变成景区的互动项目。
老爷子留下的东西怎么保存下去呢?有些基金会开始收购传统相声的数字版权,说是以后会开发成线上课程。杨化然现在每天还得跑演出,偶尔拍点短视频,但评论区总有观众说“没意思”。
其实他也没啥抱怨,就是按规矩把活儿接着干。老爷子走了三个月,他到现在还在处理家族事务和演出安排。有次直播时他喝醉了,说:“相声这碗饭,要么守着传统饿死,要么改头换面活成别人。”
去年国家出了个文件,说要抢救传统曲艺。具体啥时候能见效还不清楚,现在茶馆老板都在等政策补贴。杨化然最近在联系技术公司,想试试能不能把爷爷的老段子做成动画视频。至于能不能火,那就看天吧。
听说下个月北京有个纪念活动,可能会请他登台。这孩子从小看着爷爷的视频长大,现在轮到自己上台了,手里攥着的不只是话筒,还有整个家族的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