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华之死,充满【恶意】!
更新时间:2025-07-12 16:05 浏览量:1
过去几天,只要是看网络新闻的人,哪怕以前并没有关注过杨少华老先生,但这几天依旧被他的去世以及丧礼刷屏。
过去几天,围绕相声大师杨少华的去世以及丧礼,以及他的儿子是在榨干他还是孝顺他的问题,每天至少占据五六条热搜。
先给不熟悉他的朋友,介绍一下杨少华老先生。
他出生于1931年的北京,后来到天津谋生。
杨少华在60年代就成为相声大师马三立的捧哏,接着在70年代又成为马三立儿子的捧哏,因此他辈分极高。
他的儿子杨议,多年来一直和当今相声界泰斗郭德纲的师父称兄道弟。
所以杨少华是郭德纲师祖爷爷那一辈的大师。
杨少华除了是我国相声艺术圈里捧哏的代表人物,他还在十几年前和儿子杨议一起主演了以【杨光】为主角的系列电视剧。
这个电视剧拍了十几部,也让不关注相声圈之外的普通老百姓从喜剧电视剧里,喜欢上了杨少华与杨议这对父子搭档。
杨少华老先生今年已经94岁,从年龄来讲,这个岁数的人去世,往往被称为喜丧。
而作为一个94岁的老人,他的子女通常也都在60多岁到70多岁,也都是需要人照顾的老人了。
而这帮自身都需要照顾的老人,将自己的老父亲赡养到94岁才去世,通常意义上这些人都会被赞颂为孝子。
但这几天的网络舆论风暴,却都聚焦在杨少华的几个儿子,过于榨干他老父亲的商业价值。
因为杨少华去世当天的上午,曾经被用轮椅推着参加了一个餐馆的剪彩仪式。
除了这个线下商业活动之外,已经90多岁的杨少华,在过去一两年几乎保持着每天拍摄短视频,每周都要进行直播带货的工作量。
这个工作强度,对于90多岁的老人来说,有透支生命的嫌疑。
但以上这些信息,全部是网络上的只言片语。
无论是医学专家,还是杨少华周边的工作人员、远房亲戚和多年知交老友,都没有提出任何杨少华的儿子们可能涉及不孝,虐待或者是过度透支杨少华,导致杨少华过于劳累,工作强度过大而提前至死的可能性。
网络上看似正义的对他几个儿子的围攻,全部是部分网友根据网上一两句只言片语的带节奏,而聚集起来的正义审判。
这个场景像极了,上周开始在影院热映的,陈思成监制的电影《恶意》。
以往我看了电影之后,通常会写影评。
这部电影我看了之后之所以没写,一方面是我预料到这部电影,不会大规模的出圈。
我绝大多数读者朋友,都不会知道这部电影的剧情。
另外就是这部电影的立意,本身就是想教化大众,同时教化自媒体这个行业。
在恶意之前,也有过一两部类似的,反应网络娱舆论、网络暴力,道德审判,逼死人命的电影。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票房远低于预期,根本无法出圈,扑得悄无声息。
因为一部电影要火,只有两个基本途径。
一个是路人观众的口口相传,另一个是网络自媒体的推波助澜,以及病毒式营销。
无论是【恶意】,还是过去类似的电影,一方面批判大众因为个人情绪而道德审判逼死人命,另一方面也在丑化讽刺批判网络自媒体行业。
这等于同时得罪大众和自媒体,两个宣传电影口碑的渠道。
所以这种立意,注定无法火爆。
而针对相声大师杨少华的去世,跟随网络情绪拼凑只言片语的信息,对杨少华的儿子们口诛笔伐,攻击他们啃老与不孝,最容易获取流量,也最容易获取公众认同。
但我偏偏站在另一个立场,批判这种因为只言片语,而对他人直接道德审判的立场,本身也是在得罪大众。
之所以我说杨少华之死,看起来很像电影【恶意】,是因为电影恶意的剧情,是一个癌症的小姑娘,自身受不了治疗的痛苦,选择跳楼自杀。
一个关心她的医护人员,努力救她最后失败,两人一起从高楼下坠。
然后口诛笔伐的大众,根据网络上传播的医护人员夜店狂欢的照片,就将她定义为杀人的恶女。
对她以及她的母亲进行道德审判,诅咒她下地狱。
结果证明这位医护人员,并非像流传中的那邪恶之后,舆论风暴迎来第2轮反噬。
又因为抗癌女孩,曾经有一次氧气管脱落,而她母亲在救助时出现几秒钟的犹豫,大众又将她母亲定义为【杀女恶母】,进行全网批判,逼她跳楼。
如今在杨少华先生的葬礼上,因为承受巨大的民众压力,他六七十岁的儿子杨议,也在灵堂上哭的昏死过去,被紧急送医。
当然即便到了这个程度,网络民众的评论依旧是说他装蒜、演的!
一旦在大家的认知里,将它他义为不孝子,啃老族,那么所有的其他信息,大家也就会拒绝承认。
只是在缺乏全面公众信息的家庭事件中,我依旧认为大家不应该凭借只言片语,就传递恶意!就判人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