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德云社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93岁杨少华午睡中仙逝!李金斗痛悼:相声界百年一遇的全才走了

更新时间:2025-07-10 04:51  浏览量:1

7月9日午后,蝉鸣阵阵,阳光懒洋洋地洒在天津一处安静的院落里。93岁的相声泰斗杨少华老爷子,如同往常一样躺下午休。只是这一次,他再没有醒来。

当儿子杨议发现父亲安详得如同睡着,却已没了呼吸时,整个相声江湖的欢声笑语都静默了一瞬。

“老爷子走得很安详,一点罪没受。”相声名家李金斗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哽咽。他第一时间从杨议那里得知噩耗,亲口向外界传递了这个让曲艺界心碎的消息。

一个在午睡中与世界告别的生命谢幕方式,竟如此平静,却又如此令人猝不及防。就在前一天,老爷子还精神矍铄地谈笑风生。

李金斗特意强调:“杨老有四个儿子,个顶个的孝顺!”杨议作为幼子,更是几十年如一日地陪伴在父亲身边。

从父子同台说《肉烂在锅里》勇夺CCTV相声大赛桂冠,到共同撑起九季《杨光的快乐生活》的收视传奇,杨议不仅是杨少华艺术生命的延续,更是他晚年最温暖的依靠。

老爷子晚年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这辈子,最得意的‘作品’就是这四个儿。”

杨少华的艺术生涯,本身就是一部活的相声教科书。12岁稚龄踏入北京启明茶社的门槛,师承相声大师郭荣启。李金斗用“全才”二字定义这位前辈。这绝非溢美,而是实至名归的惊叹。

青年时代他锋芒毕露,以逗哏身份叱咤舞台;中年转战捧哏,与赵伟洲的搭档堪称妙语连珠;更亲手栽培出捧哏大家马志存,并慧眼将其引荐给苏文茂,成就另一段曲坛佳话。

单口相声他信手拈来,相声剧、化装相声他游刃有余。从台前到幕后,从创作到教学,他几乎打通了相声艺术的任督二脉。

观众痴迷于他那独树一帜的“蔫哏”。何为蔫哏?不急不躁,不吵不闹,一个眼神,一句慢悠悠的嘀咕,包袱就抖得全场前仰后合。2018年春晚小品《为您服务》里,那位存了钱又着急取款的老爷子,蔫蔫的较真劲儿让全国观众笑出了眼泪,那是杨少华用生命熬出的幽默醇香。

更令人动容的是他晚年的“固执”。85岁高龄,他拉着杨议创立“杨光相声社”。开张宣言掷地有声:“让老百姓听得起相声!”

当资本洪流裹挟着相声票价一路飙升,这位耄耋老人用行动守护着这门艺术最朴素的初心。哪怕到了93岁,他依然在电影《追你而来》中留下惊鸿一瞥。艺术生命之顽强,令人肃然。

李金斗含泪追忆:“杨老啊,生活中比台上还逗乐!”他随手拈来的幽默,是对坎坷人生的豁达注解。

旧时代艺人漂泊的辛酸,特殊年代被迫转行当钳工的无奈,晚年丧偶的孤寂……命运的重拳从未留情,他却总能笑着接招。这笑,不是面具,而是穿透阴霾的生命之光。

杨少华在午睡中离去,仿佛一个精心设计的“蔫包袱”——没有疾风骤雨,没有痛苦挣扎,只有一片温柔的寂静。这静默反而更显雷霆万钧:一个用笑声对抗时代沉浮的生命,最终选择以最宁静的方式谢幕。

当天津茶馆里再听不到那标志性的“蔫哏”,当春晚上再看不到那慈眉善目的身影,我们才猛然惊觉:那个能逗能捧、能演能教、能让全国观众嘴角上扬的“相声全才”,真的离开了。

当一代大师在午睡中飘然远行,带走了属于他的时代记忆,他留在笑声里的那份生命韧性确种进了我们的心里。

场馆介绍
德云社相声大会三里屯剧场(梦回天桥剧场)是在老天桥的影响下形成的,它位于三里屯,对面雅秀市场,东邻三里屯SOHO,对外营业面积6000平米。地理位置毗邻朝外、燕莎、CBD中央商务区、使馆区,流量之大,客源...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东路4号
113、115、406、431、701路等公交三里屯站下即到
德云社三里屯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