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德云社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尬到极点!杨少华出殡大场面,杨议感谢三大家族却无人到场

更新时间:2025-07-12 23:17  浏览量:1

杨少华火化当天,杨议在致辞里郑重感谢常、马、侯三大家族,却没有一个人前来送别,葬礼现场场面体面却伴随刺骨尴尬。

出殡那天,殡仪馆外停满百万元级别的豪车,气派到街头望不到头,但最该来的那些人,却集体缺席。

豪华背后,人情冷暖和圈内裂痕一览无余,让人唏嘘。

说实话,没有比这更让人五味杂陈的葬礼了。

老先生走得很突然——94岁的杨少华,原本还在中午打盹,谁成想抢救无效、撒手人寰。

消息刚出来,天津的相声圈一片震动,微博、朋友圈当天就炸了锅。

杨家的吊唁仪式定在天圣殡葬公司,从傍晚到深夜,络绎不绝的圈里人、粉丝都赶来跪拜送别。

一大早,殡仪馆外的人群跟过节似的,车一辆接一辆,有人感慨说这是见过排面最大的相声后事。

不光有亲属、朋友,各种花圈摆满了整个厅堂:郭德纲、赵本山的花篮直接摆在主入口,北京市政府都低调送了哀悼花圈。

站在灵堂,大家除了低头默哀,偶尔还会悄悄打量现场,想找熟面孔,毕竟杨家在行业里这么多年,按理说,不少大佬都会出现。

但让每个人都尴尬的是,杨议在致辞环节用足分量感谢了常、马、侯三大家族,说“提携”“栽培”“关爱”,甚至郑重到带着哽咽,意思不言自明,可现场却一个人也没来。

这种氛围有点像,是不是全世界都在围观你的感恩,而你的对象却一个都不买账。

前几年,常、马、侯还在大众媒体上频频与杨家互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现在只剩满堂空落。

对于上点年纪的天津人来说,杨少华可谓“最后的黄金年代”。

年轻时,他家境清贫,靠捧一张嘴挣钱,从来舍不得给自己添件新衣。

年迈后,为了杨议、杨伦还能拍广告、接视频、做活动,尤其是朋友圈老粉都知道的“天价剪彩”——那回顶着将近40度高温,杨少华硬是被儿子们推出来站台,脸色难看得让人心疼。

这事后来网上一直有争议,很多网友说,要是没那几次折腾,也许还能多活几年……

其实一场葬礼,往往也是亲情、人情、规矩的一面镜子。

当天,杨威捧幡、摔碗,哭喊着“爸爸一路走好!

”那声撕心裂肺的哀号,像一下把所有人积压已久的情绪都挖出来了。

人群中,有朋友低头抹泪,也有圈内前辈偷偷背过去流泪,热闹里藏着某种复杂的惆怅。

可是,杨议在灵堂上的状态,却让人很难不多想。

他帽子一直没摘下来——有人说风俗不同,可也太潇洒了点。

合影时笑得很灿烂,盘着手里的核桃,似乎跟身边吊唁的朋友们并不在“同一频道”。

有粉丝调侃,根本不像在送别父亲,倒更像是在社交场合主动刷存在感。

当然,也有人说天津有“喜丧”风俗,请戏班子来敲锣打鼓,就图个热气热闹。

可是哪家孝子会在这种场合敲鼓上阵?

甚至他的前妻梦真也跑来吊唁,见到熟人乐得跟小女孩一样蹦跳问好,气氛一度有点“过于活泼”。

诚然,人心各异,但总觉得这种热闹底下多少有点“按不住”的失落。

一时,网络又炸了。

有说杨议圈里人情淡薄,有说他和父亲早年就疏远,也有的评价“孝顺是演给谁看”。

很多网友回忆起侯耀文葬礼的风波,当年葬礼现场因为遗产问题,家人闹得不像话,场面那个混乱。

师胜杰去世那年,天津曲艺圈几乎是倾巢出动,姜昆、李金斗亲自送别,一走了之的师家后人、沈腾甚至流泪致敬。

相比之下,杨少华的葬礼,更像一场烟火过后的漠然。

相声圈的老传统,讲究的是拜师结义、息事宁人。

可近年来,整个行业变化太大了——据权威数据,现在全国剧场相声实际消费占比不到1%,年轻人更多愿意在B站、抖音刷郭德纲的视频。

别看顶流票价翻番,95%的小剧团其实日日在熬。

非遗与商业化的矛盾,大家嘴上说着传承,心里盘算着流量和票房,谁还在意老前辈的葬礼必须“体体面面”?

你再看出殡车队,那是真奢华。

劳斯莱斯、宾利、奔驰一排到底,街头拍照的市民感慨说这是“史上最豪横葬队”。

可我总觉得,这种大场面,背后多半是补偿式的自我安慰。

没了圈里真正懂你、念你、送你最后一程的老友,也许满街的礼车,终究只是给外人看的排面。

有意思的是,到最后,杨议还是没能稳住情绪,传出在殡仪馆突然晕倒的新闻。

到底是真情难熬还是压力太大,外人也很难分清。

只是葬礼完了,热闹散去,议论也就慢慢归于平静。

网络上对杨议的批评、指责、调侃、包容……都是这个时代对孝子的百般投射。

人去楼空,杨少华的人生落幕了。

时代总是在悄然更替,老一辈的辛酸与荣耀,最终都归于墓碑后的寂静。

很多人关心的,其实不只是这场葬礼,更是这些年来“老先生们”的落寞和伟大,晚景的冷暖与争议。

就像杨议含着泪,道别父亲时忍不住的一嗓子哭喊,其实也是这个家庭与传统逐渐远去的背影。

我猜,今后相声舞台还会新旧更替、热闹非凡,但已经很难再有杨少华这样的老艺术家,一手撑起家业,也撑起行业温情的底色。

葬礼之后,一切都成了谈资。

有人遗憾圈里分崩离析,有人感叹传统在流失。

也有人觉得,不管是哭还是笑,生前的付出和离去时的“无人到场”,终归只是给活人留的故事。

我想,生者自珍,逝者安息,老先生该走得坦然、体面。

至于往后,杨家兄弟会不会再闹出什么“大新闻”,其实也只是看客们的一声感叹罢了。

人走茶凉,这一局,终归是无声的落幕。

场馆介绍
德云社相声大会三里屯剧场(梦回天桥剧场)是在老天桥的影响下形成的,它位于三里屯,对面雅秀市场,东邻三里屯SOHO,对外营业面积6000平米。地理位置毗邻朝外、燕莎、CBD中央商务区、使馆区,流量之大,客源...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东路4号
113、115、406、431、701路等公交三里屯站下即到
德云社三里屯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