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德云社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李立群悼念相声名家杨少华先生:让老人多参加一些活动,是孝顺

更新时间:2025-07-12 15:59  浏览量:1

千古风范,艺德长存。

惊闻天津相声名家杨少华先生于7月9日离世,享年94岁高龄,心中顿感沉痛与不舍。此刻是7月11日晚11:30,我的新手机尚在途中(经纪人正从大陆帮我寄来,为的是保留旧手机上抖音、微信等宝贵资料),只能暂用这部三年前的旧手机记录下我的哀思,并将通过微信转发给经纪人代为发布。

杨少华先生,爱听相声的朋友无人不晓。他年轻出道,艺术生涯跨越漫长岁月。尤为难得的是,他曾有幸为相声泰斗马三立先生捧哏。在那个年代,这不仅是难得的艺术机遇,更是宝贵的学习经历。我相信,在德艺双馨的马三立先生身边,杨先生不仅精进了相声技艺,更学到了为人之道。捧哏者,尤需懂得做人。

我与杨少华先生的公子杨议先生相熟。三年前,正是用这部旧手机与杨议先生联系。得知噩耗后,我立刻在微信上找到杨议先生的名字(庆幸旧手机里还有),第一时间向他致以深切的哀悼,并与他聊了几句。

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八十多岁乃至九十多岁高龄离世,被视为“喜丧”。在台湾,八十岁(或八十五岁)以上长者过世,讣闻甚至可用粉红色的纸张书写,以区别于年轻者的白纸。杨少华先生以94岁高龄辞世,他的一生,在艺术事业上可谓鞠躬尽瘁,全力以赴。他那种对艺术的执着与投入,从他的表演中清晰可见。而作为父亲,他更是含辛茹苦将四个儿子拉扯成人,其艰辛与付出,令人感佩。

还记得疫情期间,我从上海专程飞赴天津,又转乘高铁去看望杨先生一家。那时有幸与他们共进晚餐。三年多前初见,杨先生已显清瘦。饭桌上,我几乎是出于本能地站起身来,向他深深鞠了一躬,表达内心的敬意。他饭量不大,用餐结束后,并未离席回房,而是安静地围着饭桌慢慢踱步。他仿佛在倾听我们这些晚辈的交谈,又仿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留意着他,心中揣测:这位94岁的老人,此刻在想些什么呢?或许,他已臻至一种“无思无虑”的澄明境界?那份历经沧桑后的平静与安详,极其珍贵,非高寿者难以企及。

今早听闻的消息里提到,7月9日当天上午,杨先生似乎还出席了一个活动。我想,这定是杨议先生等子女的一片孝心,为了让老人家多活动、多参与。这正体现了为人子女的拳拳孝心。回想他最后影像中的眼神——那是一种生命之火行将燃尽时特有的宁静与安然。人至如此高龄,眼神若非修行到极高境界,很难再是躁动的,必然是归于沉静的。杨先生给我的感觉,正是如此:一种深沉的、对家人无声的关爱,默默地陪伴着、关注着,如同那次饭后他在桌边的踱步,虽无言,却蕴涵着深厚的情感。他认得我,对我微笑示意,想来也看过我的戏,我与杨家父子正是因此结缘。

杨少华先生的离世,尤其令我感到慰藉的是他走得安详。早上尚能为家人、为活动尽一份心,午间便安然辞世。在我们佛教徒看来,这正是“有道”之人的归宿——无灾无病,无痛无苦,寿终正寝。这是难得的福报。

今夜,我怀着无比敬重的心情,以此文悼念杨少华先生。他是一位为相声艺术奉献终身的艺术家,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他的艺术成就令人敬仰,他的为人风范值得铭记。

李立群悼念大师杨少华

**杨少华先生千古!**

**杨少华老师,一路走好!**

**再见,杨少华老师!**

---

场馆介绍
德云社相声大会三里屯剧场(梦回天桥剧场)是在老天桥的影响下形成的,它位于三里屯,对面雅秀市场,东邻三里屯SOHO,对外营业面积6000平米。地理位置毗邻朝外、燕莎、CBD中央商务区、使馆区,流量之大,客源...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东路4号
113、115、406、431、701路等公交三里屯站下即到
德云社三里屯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