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相难看!杨少华去世仅2 天,恶心的事接连上演,能不能让人安息
更新时间:2025-07-11 17:48 浏览量:1
文|妙
7月9日,有关曲艺名家杨少华在天津去世的新闻突然传播开来。
94岁的老艺术家,或许自己都没想到去世前的经历会引发这么大的争议。
他离开那天上午,当地气温接近四十摄氏度,孩子还推着他坐移动椅,去参加饭店揭幕仪式。
那时候,杨少华身形消瘦,明显很无力的样子。
中午在餐馆短暂休息后,下午1点半,他的社交账号还发布了一条吃淀粉肠的带货视频。
画面里的老爷子表情有些茫然,吃得也很勉强。
发生的种种,都让人不禁感叹,老人生前太不容易,偏偏在那之后,还有更恶心的事情发生。
这位引发争议的老人,其实是相声界公认的全能艺术家。
捧哏的沉稳、单口的幽默、相声剧的鲜活,他样样拿得出手。
2003年,他与孩子一起表演了《肉烂在锅里》这一作品。
凭着接地气的包袱和扎实的功底,一举拿下央视相声比赛第一名。
那段“父子俩较劲”的表演,至今还在相声迷嘴里念叨。
2004年,他参与了《杨光的快乐生活》系列剧,塑造的长辈角色爱逗乐又透着实在。
一下成了不少观众晚饭时必看的"快乐源泉"。
2018年,86岁的他还站上了春晚舞台,穿着熨帖的大褂给全国观众拜年。
台下掌声雷动时,他拱手鞠躬的样子,像极了老辈艺人对舞台的敬畏。
从年轻时在天津茶馆里跑堂学活儿,到后来成了能撑起一台戏的“角儿”。
他把大半辈子都泡在了相声园子里,台上台下琢磨的都是怎么让观众乐呵。
杨老爷子说是为相声事业奉献了一生,一点不夸张。
生活里的杨少华,一辈子都把子女捧在手心。
几个儿子成家买房,哪回不是他把演出费、攒下的养老钱凑一起递过去。
小儿子结婚时缺首付,他连着跑了半个月茶馆说相声。
白天站台上逗乐,晚上回家累得直揉腰。
可他自己呢,一件棉袄穿了十几年,袖口磨出毛边还舍不得扔。
日常生活中,他购蔬菜时常等到降价,水果有坏的部分也会切掉继续食用。
此外,他始终非常支持小儿子,无论到什么地方都带着他一起。
杨议没有师承,总让人觉得不太名正言顺。
于是父子俩合作推出了《杨光的快乐生活》这一系列剧集。
都七八十岁了,杨老先生还在片场忙前忙后,为儿子的事业不遗余力。
在他的助力下,杨议赚了不少钱。
杨议痴迷古董收藏,一心想办个私人美术馆,资金周转不开时找父亲帮忙。
杨少华没有犹豫,他直接处理掉自己居住了多年的房产。
揣着钱就给儿子送去,自己转头搬进月租几百的小偏单。
一般从苦日子过来的人都把钱看得很重,为了儿子的这点爱好,连自己安身的家都舍弃。
这份溺爱真是少见。
但是几个孩子没一个不把老爷子当成招牌来用。
杨议开饭店的时候,请父亲去站台,还特意找了两个壮汉“护驾”。
杨伦做得更绝,疫情那阵还让父亲去路边售卖快餐。
回到家里,饭桌上更是摆着海鲜等硬菜,
他一边劝老爷子喝酒,一边催着老爷子给饭店吆喝。
晚年病痛还遭劳累但老爷子上了年纪后,健康状况就开始出现问题。
2023年冬天,他因为高血压住了院,出院时医生反复叮嘱要静养,别劳累。
可半年前开始,他说话都不利索了,一句话得顿好几下才能说完。
即便这样,儿子们还是没让他闲着。
今天拍个短视频,明天去个商业活动,他成了镜头前的“吉祥物”,坐在轮椅上被推来推去。
带货视频里,他举着饮料瓶的手直打颤,吃坚果时假牙硌得直皱眉。
这些东西他平时碰都不碰,却得对着镜头说“好吃”“好喝”。
去世前那几天,他连抬手都费劲,却还是被推着去了一场又一场活动。
94岁的他被孩子带去参加饭店开张仪式,户外顶着高温站了一小时多。
儿子忙着和股东说话,根本不顾他的身体。
杨老先生离世后,相关的网络平台账号受到了大众关注。
三儿子杨伦连夜动手,把账号里几百段商品推广内容全部删除。
点开主页一看,只剩72条平日里拍的父子互动。
这边家属忙着“清理痕迹”,那边蹭流量的商家已经动起了心思。
一家仿冒当天剪彩那家餐馆的账号,直接编了条“因老先生离世停业哀悼”的消息发出来。
字里行间透着假惺惺的缅怀,结果没几个小时就被平台盯上,咔嚓一下封了号。
这下网友可不干了,评论区里吵翻了天,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在心疼杨少华。
觉得他一辈子为子女付出,临了临了,连个安稳觉都睡不成,硬是被榨干了最后一点价值。
之前李金斗他们这些圈内人还出来说过几句,说杨家儿子怎么怎么孝顺。
可高温剪彩是真的,带病带货也是真的。
这些摆在眼前的事实,比什么话都有说服力,网友们根本不买账。
三儿子打着父亲旗号的社交账户,现在看来真是扎眼。
一辈子为孩子们掏心掏肺,从卖房子给儿子圆梦到省吃俭用给他们买房。
自己穿旧棉袄啃烂水果都觉得值,到老了却连个安生日子都落不着。
都94岁了,理应在家休息,却被推进轮椅在高温天参加启动仪式。
对着镜头啃不爱吃的淀粉肠,最后连走都走得这么不踏实。
这哪是快乐生活啊,分明是被榨干了最后一点光和热。
孩子们总说孝顺,可孝顺要是变成了把老爹当摇钱树,那这“孝”字也太讽刺了。
商家们也跟着凑热闹,人死了还想着蹭流量编瞎话,真是让人看着心寒。
说到底,孝不就是让老人活得舒心、过得踏实吗?
要是连这点都做不到,再多的风光体面又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