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议骂于谦”太假了,只有传说没有证据,不要做AI带节奏
更新时间:2025-09-27 11:16 浏览量:1
2025年9月下旬,一个莫名其妙的事件在互联网相声圈流传,杨议骂于谦。
虽然说这件事的自媒体有很多,连德云社郑好都煞有介事在直播间里一顿叭叭分析,但几乎没有一个人能把这件事说清楚。
搜索了一下各个自媒体的说法,他们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的:相声演员杨议在直播间里骂于谦,于谦给杨议发了律师函索赔两百万,杨议认怂立刻删视频并在直播间里澄清。
这件事发酵之后,很多德云社粉丝欢呼雀跃弹冠相庆,但他们却忽略了问题的关键点,这是真的吗?你见过杨议骂于谦的视频吗?你见过于谦发的律师函吗?
当这个所谓新闻事件传到笔者耳朵里之后,笔者第一时间的反应就是“太假了”,原因如下:
第一、杨议不可能骂于谦,杨议和于谦的关系一直不错,即使杨议对郭德纲有意见也不会波及到于谦,即使谈到于谦最多也就是插科打诨几句。
第二、于谦不可能索赔两百万,退一万步讲,就算杨议对于谦说了两句不好听的话,于谦的性格也不会较真,更不会干出“发律师函索赔两百万”这种丢人现眼的事情。
但凡懂一丁点法律常识的人都清楚,律师函这玩意一般就是警告或声明的作用,距离起诉还有很远的路,更不可能在律师函里直接写索赔两百万,凡是相信“于谦发律师函索赔两百万”这个说法的人基本可以确定是法盲。
再退一步讲,如果于谦真因为几句话干出“索赔两百万”这种事,到最后丢人的反而是他,同行会拿这件事调侃他很久“谦哥,穷疯了吧”,一句话,对于谦哥来说,真的丢不起那人。
所以,只要你了解杨议了解于谦也了解相声圈,同时稍微了解那么一丁点法律常识,你都不会相信所谓“杨议骂于谦被于谦索赔两百万”这件事。
“杨议骂于谦”这件事被互联网相声圈自媒体热炒之后,杨议本人在直播间里发出了声明:你说我骂于谦了,拿出视频证据来。
有很多网友也在评论区表示不解:如果杨议真的骂了于谦,那视频切片一定满天飞了,为什么到现在没有任何人能拿出视频证据?
这就是这件事的诡异之处,很多自媒体都在说,连德云社演员郑好也跟着起哄,但没有人能拿出证据,那么问题来了,“杨议骂于谦”这件事到底怎么传出来的呢?
笔者在网上各种搜索了半天,终于发现了一篇9月12日的文章似乎存在问题,文章标题是《“五叔”直播怒怼于谦:相声圈的辈分江湖,体面碎了一地》。
这篇文章的发布者是“鲁源写作读书会”,文章一开头就说杨议骂于谦“于谦也配在相声圈混?”。
下一段里又说杨议数落于谦“基本功退步”“靠郭德纲吃饭”,杨议还大剌剌自封师叔,要求晚辈守规矩。
这是笔者能查到的比较早说“杨议骂于谦”的文章,但凡了解杨议的人,都不会相信杨议会在直播间里说于谦“也配在相声圈混”这句话,作为知名海青他更不会和于谦摆辈分,关键是文章中所说的内容没有人看到过,也没有相关视频切片出现。
这篇文章更有问题的是第四段:面对这般无端指责,于谦没有选择回骂,只在微博留下一句“做好自己,不争辈分”,杨议掉粉20%,平台给出违规警告,杨议慌了神,删视频道歉。
这段文字存在很多问题,说杨议“删视频道歉”,可道歉的视频谁看到过?
更大的问题是,笔者翻了于谦的微博,2025年他一共也没发过几条,近期发的都是和蔡明做节目有关的,根本没发过“做好自己,不争辈分”这句话。
以于谦的知名度和关注度,如果他确实发了这八个字,相信一定有很多自媒体关注和讨论,但恰恰相反的是,根本没人提起过。
以笔者的判断,这篇说“杨议骂于谦”的文章更像是“AI创作”的结果,如果你不相信的话,不妨再看一篇相同标题雷同内容的洗稿文章,文章中写“杨议直播引发315万粉丝流失”。
问题是杨议的账号总共才有多少粉丝?如果按照这种文章所写,可能杨议还欠平台几百万粉丝。
这就是“AI创作”的问题,在AI技术远没有成熟的今天,如果使用AI创作一定会产生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文章。
如果有德云社粉丝相信AI,那我们不妨再拿出一个例子,有一篇同样高度怀疑是AI创作的文章说“德云社一年卖出12亿”,如果你认为这是真实数据的话,税务部门是不是可以按这个数字查德云社的账?不够数的话,德云社粉丝给补吗?
杨议的粉丝也别高兴,这篇文章还说杨议一年在直播间进账两千万,这数字是张嘴就来。
讽刺的是,类似“杨议骂于谦”这种没有视频没有证据的传闻,德云社粉丝也不是第一次相信了。
之前笔者曾发文章辟谣“侯耀文收郭德纲为徒之前,曾给杨志刚打电话”,这件事从来没有人能拿出靠谱的证据,但网上却有很多人相信,原因就是他们看了太多AI创作的视频。
在某个AI创作视频中,侯耀文给杨志刚打电话的配图是影视演员杨志刚,这足以证明AI的不成熟,实在搞不懂为什么德云社粉丝连这种视频都信。
说在最后,如果没有人能拿出来“杨议骂于谦”的确凿证据,建议杨议可以固定证据寻求法律的帮助。如果没有人能拿出来于谦“发律师函索赔两百万”的证据,建议于谦这回真可以起诉造谣者,毕竟他也是谣言的受害者。
也建议广大网友,在AI创作盛行的自媒体时代,更应该擦亮双眼保持冷静,不要轻易被带了节奏,如果被人带了节奏还好说,如果被AI带了节奏,那可就有点儿滑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