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的员工琪琪,做服务业太屈才,应该去讲相声
更新时间:2025-09-26 18:57 浏览量:1
西贝的员工琪琪,做服务业太屈才,应该去讲相声“温柠檬水40℃,西贝把客人当早产儿?
”这条吐槽一夜间点赞20万,评论区清一色:看完脚趾抠出三室一厅。
有人翻出琪琪那篇神文:顾客感冒,她端上40℃柠檬水,配一句“希望病毒像冰块一样化掉”。
底下同事排队留言“看哭”“神仙同事”。
网友辣评:病毒没化,我鸡皮疙瘩先掉一地。
更尬的是,柠檬水真有SOP,水温卡死40±2℃,少了“妈妈般呵护”的文案就扣绩效。
于是同一时间段,全国320家门店齐刷刷上演“感冒偶遇”,比流感本身还准时。
有人去吃了,真感冒,真想要杯热水,结果服务员递上收费单:儿童餐加25%服务费,理由“提供围兜、玩具、哄娃”。
家长懵:我娃初三,哪来的儿童?
投诉到消协,发现西贝三季度被点名17次,全是“服务与价格不匹配”。
官方报告写:客单价飙到150,满意度反降12%。
一句话,花钱找爹。
老板贾国龙在论坛认错:“过度包装文化是双刃剑。
”话音没落,后台KPI照砍不误:顾客表扬信权重35%,写不出“西贝体”就扣钱。
员工只能卷,把40℃水写成“岩浆般滚烫的关心”,把凉拌黄瓜写成“北纬43°的清风”。
网友干脆发起#反西贝体#大赛:
“今天给女友倒热水,她嫌烫,我立刻背出西贝金句:希望烫度像前任一样消失。
现已单身。
”阅读量1.2亿,比原文高500倍。
有离职员工爆料:公司给每桌配“感动点”清单,a.帮顾客带娃 b.夸宝宝可爱 c.祝感冒痊愈。
勾选不够,店长连夜帮你“回忆”:你明明抱了人家娃三分钟,必须写!
于是文案里全是“天使宝宝”“瞬间泪目”,现实里娃在尖叫,爸妈在刷手机。
数据也尴尬,琪琪系列平均打开率2.3%,行业及格线8%。
一句话,观众用脚投票,后台用KPI硬撑。
对比隔壁海底捞,人家也写故事,但先问顾客愿不愿意被拍,再送锅底券当稿费。
西贝直接“先感动再吃饭”,把社恐逼成社牛,把聚餐变朗读会。
有人给出逃坑指南:
1 进门先声明“不要故事,只要饭”,服务员会秒变正常人。
2 点预制菜问清添加剂,去年一款莜面调料包被检出5种添加剂,门店却宣传“无添加”。
3 结账前打开美团买券,现场比菜单便宜20%,别让“情感溢价”二次割韭菜。
一句话,吃饭不是上语文课,40℃的水可以,40℃的煽情免了。
真想把顾客当家人,第一步:把价格划到家人不心疼的段位,比一万句“病毒化掉”都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