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健在代拉,海青收徒,收子为徒,盘点相声界离经叛道的那些事
更新时间:2025-09-24 09:19 浏览量:4
相声界有许多不成文的规矩,许多规矩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但也基本上是约定俗成,但很多事情的标准并不唯一,比如相声界的代拉一般需要是大师兄,但侯宝林代拉马志明,侯宝林就不是大师兄,之后的田立禾代拉常宝庆,田立禾不仅不是大师兄,甚至在张寿臣徒弟中名望也很一般,是最小的关门弟子,但马志明和常宝庆都是世家子弟,因此这两次代拉基本没什么问题,但德云社的李文山代拉谢金,就饱受争议,理由是李文山既不是王世臣的大徒弟,也不是王世臣徒弟中名望最大的。
常连安
可见相声界的代拉并没有约定只有大师兄才能代拉,但有几件事几乎成为相声界的约定规矩,例如师父过世才能代拉、海青不能收徒、不能收儿子为徒,但这三条红线也在相声历史上也曾被人打破过,为何会有这些离经叛道的事情呢?
师父健在的时候就代拉收徒的是寿字辈门长张寿臣,张寿臣代拉常连安的时候,焦德海先生就健在,当时张寿臣本意是收徒常宝堃,这也是张寿臣首开山门,但由于太喜欢常宝堃,看到常宝堃的父亲常连安没有相声师承,以后混江湖不方便,于是便提议顺便将常连安收为师弟,由于是临时起意,所以便来不及向远在北京的焦德海请示。
张寿臣是焦德海的爱徒,当时已经在天津相声界崭露头角,张寿臣虽然没有经过师父的同意就代拉收徒,但当时规矩不严苛,张寿臣也可以断定师父可以同意,才会代拉收师弟,由于张寿臣的地位,这场看似不合规矩的拜师也就没什么人质疑了。
相声界海青曾备受歧视,解放前海青不能撂地演出,更不要提和相声演员平起平坐,既然是海青,没有师承,当然不能收徒,因此海青收徒在相声界是大逆不道。相声演员杨少华的师承备受争议,但他本人也曾收过徒弟,杨少华的师承只是有所争议,他究竟是不是海青,相声界并没有定论。
杨少华的儿子杨议是相声界公认的海青,但杨议也曾收过徒弟,曾经上过《相声有新人》的衡治就拜入在杨议门下,而在杨议折腾拜师侯宝林无果后,杨议更是一连气收了多名徒弟,算是彻底断了相声界海青不能收徒的规矩,不过这也算是另立门户,不是海青理论上也完全可以教徒弟。
收子为徒是相声界的大忌,侯宝林和马三立能耐都这么大,儿子拜师也得另外选人,相声百年历史上有没有人收子为徒?这件事并没有公论,坊间传闻东北相声演员冯振声曾经收自己的儿子冯大荃为徒弟,冯振声师承北京相声老艺人高闻元,是正儿八经的德字辈,至于冯振声有没有收儿子冯大荃为徒弟,一种说法认为收了,这种说法还记载在《相声大词典》中“冯振声”词条记载,不过马三立在编相声家谱的时候没有采纳这种说法,而是将冯大荃归到了高德明门下,高家和冯家是世家,这样也合情合理,但也不排除冯振声的确收儿子冯大荃为徒,但京津相声演员不承认,才将冯大荃按到了高德明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