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德云社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冯巩商演票定价680元,比曹云金还高,观众:相声这碗饭变味了

更新时间:2025-09-04 18:44  浏览量:1

冯巩的名字曾是多少人茶余饭后的笑源,可最近一场商演,却让这位老艺术家的丢了最后的“体面”。

最好座位开价680元,这定价还要高于曹云金的门票价,一时间,不少人直呼“被情怀割了韭菜”。

而关于“相声是不是变味了”这个老问题,又被重新提上台面。

多年过去,春晚早已换了无数批演员,语言类节目也经历了起伏,可冯巩的那份“喜感+亲切”依旧在很多人心中留有余温。

对很多人来说,冯巩不是一个名字,更像是一种年味的象征。

可滤镜归滤镜,钱包是实打实的。

当冯巩以“老艺术家身份”再次出现在线下商演中,不少观众还是愣了一下。

不是因为他回来了,而是票价——最高档680元,就连普通区也要二百多一张。

一边是“我想死你们了”,一边是“我差点被票价吓死了”,这一句“回归”仿佛成了“消费情怀”的新名词。

观众倒不是小气,主要是这阵容实在让人皱眉,毕竟节目单上能叫得上名字的,还是只有冯巩一个人。

其余的,不是他那些年默默带的徒弟,就是让人忍不住要百度的陌生面孔。

平常演出开场10分钟,不少观众心里就清楚了:段子是老段子,包袱是老包袱,演绎方式也毫无新意。

一句话总结,笑点成了“活文物”,甚至在脑子里提前自动跳转:“他下句要说XX了吧”——果不其然。

相声是需要互动与即兴的,但这场更像是一次“冯巩回忆录现场朗读会”。

一杯茶放久了会凉,一首歌唱多了会腻,以前五十块看一场还能换来回味,现在六百八买一场演出。

尤其是在这个物价什么都敢涨的年代,连相声都“冲顶”票价,难免让人质疑,观众的耐心是不是被当成了韭菜地?

想起几年前,曹云金那场580元的商演被骂上热搜,网友连夜写下“性价比审判书”。

这回冯巩票价直接更上一层楼,却依然满场,说明“情怀”在消费市场里,始终有它的价值。

但也说明,这种价值正越来越接近“临界点”。

当年看冯巩是因为他像“邻家大叔”,不高冷、不矫情,讲段子总是带着烟火气。

可现在,680元的票价却让这份烟火气变成了“高端定制”。

问题是,观众不是不肯为内容付费,而是希望付出的每一块钱,都能对应上一点儿诚意。

而不是老段子加新价格,然后打着“老艺术家情怀”的旗号,硬生生做成一次“情感收割机”。

其实,冯巩并不是“高票价风波”的开创者,在他之前,“德云分粉丝效应”到苗阜、大张伟跨界搅局。

原本十几块能听一晚、还能在茶馆里边嗑瓜子边乐的“小剧场文化”,如今变成了动辄几百上千的“文娱重资产”。

那些当年在旧剧场看段子的观众,如今排队买票时,得先看自己的余额能不能跟得上演员的咖位。

相声,似乎变成了站在舞台说话的人越红,票价越让人咂舌的竞价模式。

尤其这几年,短视频平台成了“段子试衣间”。

一个30秒剪辑的视频,只要演员脸皮够松、包袱够响,就能收割几十万的点赞,再通过流量反哺剧场票房。

一场热度推送下的演出,开票即秒没,堪比春运抢票。

可等观众真的坐进场,灯光一暗,才发现那所谓的“爆款段子”,早在刷视频时看过五六遍。

台上的演员一本正经地复读,台下的观众只能配合地干笑。

氛围不对,笑点也虚,连“临场感”都像PPT演示一样——熟得就差观众自己站起来补一句。

不少圈内人早就开诚布公:观众口味没变,是制作端变得太急功近利。

现在的相声演出早就不再讲“内容打磨”,而是看“流量带货”。

谁上热搜、谁拍短剧火了、谁剪辑视频点播放高,谁就站C位——台词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卖票。

回头再看那些小剧场,才发现最便宜的票往往藏着最多的诚意。

那些“讲良心相声”的小场地,演员脚下踩的是木板,演的是新段子,观众笑声连成片。

而一旦有演员走红,资本就闻风而至,演出迅速“升价”,宣传迅速“升级”,质量却原地踏步不前。

冯巩的这场演出,说是典型不过。

他虽是“老艺术家”,但已多年未频繁出现在相声舞台。

这次突然回归,舞台布景不见得有多新,段子也不是全新编排,最大的卖点是四个字:冯巩出演。

换句话说,这场演出本质上是一次“情怀召集令”。

观众冲着冯巩的名声而来,可当情怀被打上价格标签时,观众的心理就没那么容易原谅“内容”。

最尴尬的是,这场情怀消费已不止是“老观众”的自我满足,它还影响了一整个世代的文化认知。

不少年轻人现在眼中的“相声”,早已不是说书人坐在木椅上拍醒木,而是“限量抢票”这些“高奢词汇”的集合体。

他们第一次听相声,是在短视频刷到岳云鹏的“你干嘛”,第二次,是朋友分享的冯巩怀旧合集,第三次可能就被票价劝退了。

如今,艺术的灵魂逐渐被复制粘贴,连演员的情绪起伏也能被AI预测。

有相声前辈曾说,台上的三尺讲台,是说书人的“命根子”,讲得好观众乐,讲砸了就该鞠躬谢场。

可现在,这三尺地成了“内容出口”,台下的笑声更像“产品反馈”。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冯巩自己倒是挺坦率,曾经接受采访时说:“我没有粉丝。”

观众愿意为郭德纲的“偷梁换柱”买单,为张云雷的“唱段翻新”花钱,也愿意为孟鹤堂的“哏里有料”鼓掌。

冯巩之所以引发反弹,不只是因为票贵,而是他的名字曾代表着“那个认真讲段子的年代”。

当这样的名字也被贴上了“情怀溢价”的标签,观众自然心中五味杂陈。

他那句“我想死你们了”曾感动无数人,可如果今天观众只在票根上找回那份感动,那段子也就真的不值一笑了。

在这个演出票越来越贵、内容越来越模糊的时代,也许是时候有人停下来,认真问一句:相声还好笑吗?

笑过,是因为那时候说的是真的好笑,不是因为买了票,不好意思不笑。

别等到那一天,连掌声都只剩下录音播放。

冯巩,有新身份!.光明网 [引用日期2025-07-06]

冯巩领衔亮相深圳大剧院!第六届非遗相声大会欢乐起航.深圳特区报.2025-02-17 [引用日期2025-02-17]

冯巩赵炎被推荐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百家号.2022-10-26 [引用日期2024-03-02]

巩当选新一届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新华社 [引用日期2023-05-10]

场馆介绍
德云社相声大会三里屯剧场(梦回天桥剧场)是在老天桥的影响下形成的,它位于三里屯,对面雅秀市场,东邻三里屯SOHO,对外营业面积6000平米。地理位置毗邻朝外、燕莎、CBD中央商务区、使馆区,流量之大,客源...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东路4号
113、115、406、431、701路等公交三里屯站下即到
德云社三里屯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