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演员李菁,能将角色拿捏到位,同时又使角色具备“李氏”特点
更新时间:2025-09-03 04:08 浏览量:2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材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辛苦各位看官支持,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文丨石蕊似泪
编辑丨菜菜菜
李菁是德云社的老人,跟老郭和张文顺一同创办了德云社前身。
从业以来任劳任怨,为人厚道,不计得失,老郭夸他是德云社的功臣。
但是由于理念不合出走德云社,将艺术培养贯彻到极致。
如今他去全国各地区演出,才明白他跟德云社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有没有天生适合说说相声的人,李菁就算一个,从小他就展现出相声演员的天赋。
当时他跟母亲一起去坐公交,闲来无事的他顺口就说了一段单口相声,没想到直接技惊四座。
谁能想到这段声情并茂的单口相声居然是出自一个孩子之口,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来的演员上公交车卖艺呢。
回到家后,母亲直接把他这段单口相声录了下来,而且还一直收藏到现在,没事就拿出来听一听。
之后他又拜快板名家梁厚民为师,也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曲艺生涯,这一路走过来都没碰到什么对手,在参加全国快板书大赛直接获得一等奖。
当时他的师兄是郭德纲,两人都有共同的爱好,但是当时老郭受到相声界主流的排挤,他是二话没说直接帮自己的师兄。
不仅跟老郭一起创立的德云社的前身,而且还在里面任劳任怨,什么工资待遇提都没提,只要能给就行。
有的人不喜欢捧哏,因为观众的关注点都在逗哏上,但是他即使有逗哏的能力,还是选择牺牲自己,甘愿去当绿叶。
老郭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说他为人厚道,给什么活就干什么活,甚至说他是德云社的一大功臣。
按理说他在德云社应该有更好的前途,但是他还是选择了出走。
出走德云社要说两个人分开了,除了分钱不均,就是理念不同,一开始大部分人都认为老郭给钱没给够。
但是当初公司成立的时候,外界有很多压力,别说赚钱,能不能经营下去都是一回事,如果是钱的问题人家早就走了。
也有人认为是德云社的“被约谈事件”,因为当初德云社演低俗相声而被约谈,很多人认为德云社前途无望纷纷远离。
但是对一对时间就能发现,当初德云社被约谈后,他并没有出走,很显然这两件事没有很大的关系。
也有人认为是当初老郭的“打人事件”让他看清了真面目,所以选择了出走,靠点谱,但是也不是完全靠谱。
当初这件事就是一个乌龙,老郭事后也说过,这件事既不是自己的问题,也不是记者的问题,
而是有些人把这件事拿来炒作,并且还有人被当成枪使,这才让矛盾愈演愈烈。
要说起这两人分道扬镳的真正原因,理念不同是不可被忽视的存在。
老郭的理念比较世俗化,商业化,只要公司能赚钱,干什么都行。
所以这些年大家能看到小岳岳去参加综艺,老郭去当主持人,也会参加一些选拔比拼节目。
德云社里的其他人也有当演员,干歌手,开演唱会等副业,只要自己能出名,能给公司带来利润就行,至于是不是相声另说。
而且老郭常常会把刚练四五个月的新成员放出去演出,说是在舞台上培养他们,至少正式演出时不怯场。
但是这些他都不能忍受,他不能忍受一个演员没有几年的基本功就到舞台上演出,这时对观众的不负责任。
他不能忍受一个相声演员在其他时间没有去钻研相声,苦练基本功,而是靠综艺,演唱会等副业赚钱出名。
很多人认为他出走是偶然,但是仔细想想这应该是必然的结果。
谁是谁非要说这件事是老郭错了,倒也未必,他是德云社的主心骨,全公司大大小小的人都要靠他养活。
每天一睁眼就是好几百张嘴等着吃饭,他只能把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在他出走后,老郭还是按照自己的作风做事,毕竟德云社是一个商业化的公司,而不是什么只为艺术的象牙塔。
这些年德云社在他的带领下也是逐步壮大,学员也能养活自己和家庭。
那么李菁呢,他还在坚持自己的初心,他认为相声是一门艺术,而不是敛财的工具,所以这些年他也不哗众取宠,一门心思钻研相声。
最近他还在包头跟李伟建老师一起表演了对口相声《美丽的包头》,赢得了当地观众的一众好评。
因为这部相声里面全都是包头本地的特色地标,观众听了也非常亲切。
最后他还说,当时相声前辈马季也以当地的素材创作了一段很有名气的相声,自己来到这才明白为什么前辈能创造出这么好的作品。
原来这里可写的题材真的太多了,自己将会继续深入采风,给大家带来更多好的作品。
最后还是希望他能在这个城市创作出令观众满意的作品。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