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也没想到,辛苦30年捧红相声,竟被姜昆的两场演出给毁了
更新时间:2025-09-01 23:09 浏览量:1
如何形容郭德纲对中国相声的贡献有多大?最直观的说法是:如果没有郭德纲,没有德云社,中国相声极有可能在30年前就消亡了。
那个时候的相声不景气,有行业内部的问题,也有小品的冲击,艺人要么换了赛道,或当主持人或演小品,要么下海经商!
在郭德纲的坚持下,相声才一点一点走出低谷,30年时间过去后,德云社已然成为了国内最大的相声团体,整体影响力不输当年的相声三大家族。
可让郭德纲没想到的是,自己辛苦30年才把相声捧红,却被前曲协主席姜昆用两场演出搞砸了。
前曲协主席姜昆做了两件好事,第1件事是春晚时期,他表演的相声作品陪伴了无数国人,第2件事是他挖掘出了陈佩斯和赵本山这样的喜剧天才。
当然了,相声作品的好与坏是要结合具体时代背景的,在那个娱乐活动并不多的年代里,看电视节目成为了无数国人放松身心的主要途径,老百姓只能是矮子里面拔将军!
随着德云社的出现,老百姓才弄清楚什么是相声,什么是说学逗唱,什么是贯口,什么是柳活儿!
按理来说,作为前曲协主席,作为中国相声圈的标志性人物之一,年事已高的将军,即便不能继续为相声做贡献,也只是不把相声行业往下拉。
现实却是:最近一段时间,姜昆带队去各大城市演出,在昌吉和塔城演出时,他用到了同一个包袱,只是修改了两个字。
包袱的结构很简单,去昌吉演出就夸昌吉,去塔城演出就夸塔城。
比如“要想长得美多喝昌吉水”、“要想长得帅,多吃塔城菜”
这样的包袱结构像极了郭德纲当年嘲讽主流相声演员时用到的“天津啊天津,我的故乡”“乌鲁木齐啊乌鲁木齐,我的故乡”!
相比京津冀地区,新疆老百姓接触相声的次数和相声演员的人数要少一些,更不会接触相声商演,姜昆的行为无异于告诉这些地区的老百姓:相声还是几十年前的老样子,走到哪里夸哪里,根本不以逗笑观众为主,这显然和继承弘扬以及振兴相声传统艺术的理念背道而驰。
眼前这一幕不禁让人想起了郭德纲的经典言论:这些年不是郭德纲有多优秀,完全是同行的衬托。
当郭德纲用剧场相声征服数以万计的观众时,姜昆在内的主流相声艺人依然使用几十年前的老套路敷衍老百姓,如果有朝一日慰问演出被取缔,艺人们只能靠商业生存,我们无法想象主流相声演员还能留下多少!
所以,就像郭德纲说的那样,相声和修鞋、配钥匙没有什么区别,演员必须靠自己的业务能力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