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相继“出事”,郭麒麟拒绝继承,丢了体面的德云社,能走多远
更新时间:2025-09-02 05:16 浏览量:2
前有郭麒麟拒绝继承德云社,打破了外界多年对“少班主”的猜测。
后有弟子宁云祥二次出走,还直接公开了和德云社的矛盾,把内部问题摆到了台面上。
一边是继承人“撂挑子”,一边是弟子“频繁生事”。
曾经风光无限的德云社,如今似乎陷入了两难境地,还能走多远?
提到宁云祥,熟悉德云社的网友应该都听说过。
他是德云社“元老”张文顺的亲外孙。
当年郭德纲刚起步时,张文顺是“铁三角”之一,不仅陪着熬过最苦的日子,还把毕生的相声功底倾囊相授。
2009年张文顺去世前,特意把外孙托付给郭德纲,这份情分,郭德纲一直记着。
所以宁云祥进德云社时,直接给了云字科名分,还列入“德云四公子”,早期演出更是带着他到处刷脸,资源给得相当实在。
可宁云祥的路却走得格外“折腾”。
2013年他突然离开德云社,没说任何理由,就这么消失了八年。
这八年里,岳云鹏从小岳岳变成顶流,张云雷靠唱火出圈,孟鹤堂、张鹤伦也有了自己的专场,只有宁云祥查无此人。
直到2021年,他突然出现在北京广德楼剧场,和计九霄搭档演《对春联》,还说“愿意从青年队重新开始”。
结果两年不到,宁云祥又一次甩出三条声明,直接把德云社内部的矛盾摆到了台面上。
第一条是为父亲澄清“郭家菜倒闭”的锅。
当年郭德纲在三里屯开的郭家菜,开业时粉丝排到街尾,可四年就黄了。
因为宁云祥父亲当时是大堂经理,外界都说是他经营不善,才导致“郭家菜倒闭”。
宁云祥直接反驳:“我爸就是个打工的,只管服务员、盯卫生,决策权根本挨不着边,倒闭跟他没关系。”
第二条更直接,他说2013年第一次走,就是因为“干得多拿得少”,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
这件事挺多人都知道的,当年他走的时候也没说为什么。
现在看他的意思是觉得当年不太被重用,所以愤愤不平吧。
不过八年后回来,嘴上说着愿意从头开始,可是心里不平衡就阴阳升职了的师弟曹鹤阳,连他母亲都下场骂“肥猪眼镜曹”,这心态实在难让人共情。
第三条最劲爆,他说在德云社多年,社保一直是自己交的。
这个确实有点过分了,德云社好歹大企业,让员工自己交社保,有点太抠门了。
这三条控诉一出,网友也因为宁云祥要二次出走,评论区里面宁云祥倒是否认了这件事。
但是也能看出,目前德云社老郭的管理方式,确实存在问题,归根到底就是钱没分明白,寒了老员工的心。
宁云祥出走不是孤例,这些年德云社弟子“出状况”的事,就没断过。
最轰动的当属曹云金了,当年他是郭德纲力捧的“顶流”预备人选,台风犀利、观众缘好。
可2016年突然发长文撕郭德纲,说德云社分成不公,自己累死累活拿不到钱,还吐槽郭德纲管理太“霸道”。
这事闹得全网站队,有人说曹云金忘恩负义,也有人觉得他说出了“行业潜规则”,不管谁对谁错,德云社的口碑算是跌了个大跟头。
和曹云金一起走的还有何云伟、李菁。
这俩人是德云社元老,没像曹云金那样吵得沸沸扬扬,却悄摸摸带着一批老观众另起炉灶。
那会儿德云社刚经历“停演整顿”,正是最脆弱的时候,他们的离开,差点让德云社扛不过去。
到了现在,内部矛盾还是没停。
尚九熙和何九华这对“高人气搭档”说拆就拆,五年之后人们才知道是何九华为了流量想和秦霄贤搭档,“抛弃“了尚九熙。
秦霄贤自己问题也挺多,本来基本功不过关就被诟病,私生活还被前女友拿出来大做文章。
导致综艺全面除名,现在只能在话剧舞台上演出。
还有些年轻演员,要么在台上开“低俗”玩笑被骂,要么在社交媒体“乱说话”翻车,看似是个人问题,实则暴露了德云社的管理漏洞。
连人民网都下场批评过,德云社应该好好自我检视了。
只盯着演员能不能赚钱,却没管好“艺德”和“言行”,长此以往,早晚会出问题。
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资源垄断”。
德云社的好机会,几乎全往岳云鹏、张云雷这些头部演员身上堆,小演员哪怕基本功再好,也只能在小剧场熬着,干得多拿得少。
时间久了,要么留不住人,要么留下的人也没了心气,内部自然“乱成一锅粥”。
这么一看,郭麒麟拒接德云社也就情有可原了。
郭德纲总对外说“德云社早晚是郭麒麟的”。
可实际呢?天眼查数据显示,北京德云社99%的股权都在王惠手里,郭麒麟一分钱股份没有。
表面上是“少班主”,实际上连公司决策的边都摸不着,更别说掌控这么大的摊子。
更现实的是,弟弟郭汾阳出生后,家里的重心明显偏了。
老郭对郭汾阳是宠上天,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可郭麒麟小时候,挨的是老郭的严厉管教。
再加上王惠天天说要把法人倒给郭麒麟,网友都说,这是让郭麒麟给郭汾阳当“垫脚石”呢。
当然,郭麒麟也清楚德云社不好管。
里面有于谦、高峰这样的元老,有岳云鹏、孙越这样能扛票房的师兄,论相声功底,他比不过。
论人情世故,他镇不住这些“人精”,连家里的掌权人王惠都未必能“拿捏”。
接过来,就是个烫手山芋。
所以他干脆转身去娱乐圈闯,这些年靠《庆余年》的范思辙、《赘婿》的宁毅圈了一大波粉,早就不是“德云社少班主”,而是“演员郭麒麟”。
自己能靠实力吃饭,何必回去掺和德云社的“烂摊子”?
如今的德云社,内有弟子离心、管理混乱,外有“继承人”不愿接盘,确实到了该反思的时候。
老郭要是还抱着“人情大于制度”的老一套,不把利益分配、演员管理这些问题解决好,再大的家业也扛不住折腾。
您觉得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