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德云社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15年前,李菁被骂也要离开德云社,原来他不止为了“名和利”!

更新时间:2025-08-30 16:38  浏览量:2

在不少观众眼中,李菁这个名字似乎逐渐淡出主流舞台,但在真正关注相声艺术的人看来,他从未远离过舞台。

相反,李菁一直以另一种方式,坚守着他所信仰的相声——那个更偏向传统、更讲究技艺的相声世界。

2025年8月20日,北京青年相声节决赛拉开帷幕,李菁再次作为评委登场,一如既往地“敢说”。

他直言不讳地指出某位选手的相声“只是在网上找素材”,缺乏必要的实地采风,这种“虚构式创作”与传统相声讲究“接地气”、“说学逗唱”的理念,格格不入。

这不是李菁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相声创作的严苛要求,今年央视元宵节晚会,李菁携手演出的语言类节目,不仅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也让不少人重新体会到了“相声本应如此”的魅力,节目一开场就是李菁最拿手的快板,节奏明快,台风老练,加上巧妙的民间乐器表演。

既营造了热烈的喜剧氛围,又唤起了观众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喜爱,不少网友直呼“这才叫相声”,甚至有人评价——“这段比岳云鹏的还像样”,“这才是专业演员应有的水平”。

这些肯定的声音背后,其实也道出了一个早已被遗忘的问题:为什么李菁当年要离开德云社?

在不少人眼里,李菁在2010年选择退出德云社,是“急流勇退”,甚至有人说他“看形势走人”,为的是个人发展和资源整合。

但如果仅仅将这场离开归因于名利,未免太低估了李菁作为一位老派相声演员的执拗与坚守。

15年过去,时间已经给出了答案:他离开的真正原因,其实是与郭德纲之间深层的理念分歧——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相声。

李菁并非旁观者,而是德云社的创始元老之一,当年,德云社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班子,郭德纲、张文顺、李菁三人奔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靠一场一场的演出维持生计。

有人曾形容那段岁月为“以命搏戏”,观众稀稀拉拉、演出毫无收益,他们却仍然坚持“一场不重样”:张文顺说单口,郭德纲接着讲,李菁再敲起快板,三人最后合说一段群口相声。

他们将“相声”当成生命中的信仰,也正因为这种从草根一路打拼出来的经历,让李菁对“传统”二字格外敬畏。

他生于书香世家,自小接受正统艺术教育,骨子里对舞台有洁癖——在他眼中,相声不是靠包装和搞笑,而是靠“说学逗唱”的基本功一点点打磨出来的。

快板、绕口令、贯口,哪一样不是千锤百炼的手艺?然而,随着德云社逐渐成名,郭德纲对市场的理解开始转变。

他意识到,要在商业浪潮中站稳脚跟,光靠一批“苦练功夫”的老戏骨还不够,他引入综艺元素、互联网段子、当红话题,大量招收新弟子,用速成模式训练,然后迅速推上舞台。

在郭德纲看来,这是时代的必然选择,是对传统相声的“现代升级”,但对于李菁来说,这种“改良”,无异于“变质”。

他无法接受舞台上靠网络热梗博笑声的表演,也不认可那些只学几个月便登台亮相的“速成演员”。

在他看来,相声演员不是段子手,而是“说话的手艺人”,若缺了“功夫底子”,便谈不上艺术。

于是,理念上的裂缝越来越大,郭德纲希望德云社“做大做强”,李菁则坚持“宁可慢一点,也要守住根”。

这不是谁对谁错,而是两种不同方向的坚持,只是,这场分歧最终还是走向了分道扬镳。

2010年,李菁宣布退出德云社,当时,德云社正经历一次史无前例的舆论危机,以姜昆为首的传统相声派发起“反三俗”运动,批评以郭德纲为代表的新派相声低俗化、不守行规。

许多电视台因此切断与德云社的合作,郭德纲一度遭到封杀,可以说,那时的德云社,正处于最困难、最动荡的时期。

而李菁,还与多家电视台保持着合作,站在风口浪尖上的他,必须做出抉择,在德云社与电视台之间,他最终选择了后者。

有人指责他“落井下石”,但也有人看见的是,他在理念上的坚持已无从妥协,他离开,不是逃避,而是因为德云社已经不是他当初共同创建的那个德云社了。

离开之后的李菁,没有刻意炒作,也未频繁露脸,他依旧在一些正式的文艺舞台上打磨节目、表演快板,时不时出现在央视晚会、相声节上,坚持使用传统的包袱结构和表演技法。

他没有成为流量艺人,但在真正懂相声的人眼中,他的表演有章法、有韵味,是真正“老派”相声的代表。

反观德云社,昔日“相声第一品牌”,如今却陷入了泥潭,旗下弟子频频曝出艺德问题、私生活混乱。

从张云雷的“塌房”,到秦霄贤、栾云平等人被质疑能力和品行,口碑早已不如当年,甚至连郭德纲的亲儿子郭麒麟,也明确表示不愿继承家业,选择自己在影视圈单干。

曾几何时,德云社是“复兴传统相声”的代名词,而如今,它更像一个娱乐工厂,观众的审美开始疲劳,许多铁杆粉丝也悄悄流失。

再回头看李菁当初的离开,似乎才真正理解了他那份“拧巴”的坚持,他要的不是一个“更大的德云社”,而是一个“更纯粹的相声舞台”。

他不愿看到相声变成笑话集锦、变成段子表演,更不愿看到一个速成的演员在缺乏基本功的前提下被推上舞台。

这不是傲慢,而是作为一个“台下十年功”的老演员的底线,如今看来,李菁的选择虽然孤独,却也令人尊重。

他没有站在最热闹的位置,但走在一条最接近“相声本质”的路上,离开德云社,并非只为了保住名利,而是为了守住那点属于“手艺人”的尊严。

而这份执拗,恰恰是当下浮躁相声圈里,最稀缺的东西。

场馆介绍
德云社相声大会三里屯剧场(梦回天桥剧场)是在老天桥的影响下形成的,它位于三里屯,对面雅秀市场,东邻三里屯SOHO,对外营业面积6000平米。地理位置毗邻朝外、燕莎、CBD中央商务区、使馆区,流量之大,客源...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东路4号
113、115、406、431、701路等公交三里屯站下即到
德云社三里屯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