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德云社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他们曾经给观众带来一个春天!致敬70岁以上的相声演员(三十九)

更新时间:2025-08-25 16:11  浏览量:2

——书接前文

2.学艺

1951年4月23日,常宝丰的大哥“”小蘑菇”常宝堃牺牲在朝鲜,成为相声界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烈士。

大哥的牺牲对常宝丰来说,可能没有太多太深的印象,毕竟那时他才4岁。而且,当时大哥常宝堃已经成家立业,主要表演、生活地点在天津,还在天津劝业场附近陕西路购置了房子定居。

不过,常宝堃的牺牲对常家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1951年冬天,常家大家长常连安决定举家迁往天津。12月15日,常连安牵头成立了天津市曲艺工作团(天津市曲艺团的前身之一),亲自任团长。

常连安经常邀请团里的同事和外地到津的同行到家里做客,进进出出都是说相声的人。

常连安有个习惯,一来人就问有没有新活(新作品),然后让来人使一个。听完活后常家人和客人一起,大家七嘴八舌、互相提意见。这种浓厚的相声氛围,让年幼的常宝丰也受到了不少熏陶。

常家排练情景

慢慢地,常连安也开始为常宝丰开蒙授课,辅导小儿子《打灯谜》《报菜名》《八扇屏》等练嘴皮子的基础活(节目)。

教活过程中,常连安不失严格,经常会用手戳儿子的嘴,让他记住嘴里得使劲儿。不过,他从来没有舍得打过小儿子。

七八岁,常宝丰开始与小哥(八哥)常宝庆在学校演出,后来发展到社会上演出,经常获得笔记本之类的小奖励,更加激发了他学相声的乐趣。

1958年,11岁的常宝丰与小哥哥常宝庆一起,被父亲常连安送到天津市曲艺团曲艺少年训练队学艺。

教他相声的老师堪称“相声天团”:张寿臣、李寿增、马三立、郭荣起、赵佩茹、张庆森、朱相臣……

这些有本事、有名气的老师还与常宝丰家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张寿臣是常连安的师兄、常宝丰大哥常宝堃的恩师,李寿增与常连安也是师兄弟,马三立1951年已经收常宝丰四哥常宝华为徒。

郭荣起更是常宝丰的姑父(郭荣起夫人是常连安义妹常俊亭),常宝丰三哥常宝霆的师傅。

赵佩茹的父亲与常连安是盟兄弟,更与常宝堃是多年的老搭档,常宝丰管赵佩茹叫大哥。

朱相臣与常宝堃都是张寿臣的徒弟,是郭荣起的老搭档。

除了学习相声外,曲艺少年训练队学员还要学习文化,学习历史,学习形体、乐器。

教常宝丰乐器的也是大名鼎鼎:京韵大鼓名家、“小彩舞”骆玉笙。常宝丰管骆玉笙叫姐姐,天天到骆玉笙家里学。

这些老师教常宝丰也格外用心,常宝丰进步很快。与常宝丰一起学习的小伙伴还有赵伟洲、王佩元、谢天顺、张志宽、孙志等,现在大都是知名演员。

上面照片中没有常宝丰八哥常宝庆,是因为常宝庆17岁左右,大约1961年,参军到福州军区文工团当了演员。

在天津市曲艺团学习的少年常宝丰赢得了两次重要的时间机会:

一次是1960年,他被突然接到天津俱乐部,到了才知道是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表演。

常宝丰怀着激动的心情,与小搭档孙志表演了展示天津风土人情的《天津地名》,小段包袱密集,逗得毛泽东前仰后合。

演出结束后,毛泽东与常宝丰、孙志等亲切握手,还鼓励他们好好学文化。至今回忆起来,常宝丰都引以为豪。

第二次是1961年12月9日,天津市文化局举办“常氏相声专场”,常家三代演出了丰富多彩的节目。

常宝丰先后与赵佩茹合作了《五红图》,与朱相臣搭档演出了《报菜名》。

常宝丰、赵佩茹

还与父亲常连安,侄子常贵升常宝霖之子)合演了新编群口相声《老少对》。

演出结束后,参加演出的常家三代人荣获了人民政府颁发”常氏相声世家”牌匾,喜笑颜开的一家人照了一张大合影。

前排左起常宝丰、常连安、常宝庆,后排左起常宝华、常宝珊、常宝霆、常贵升、常宝霆、常贵田。

常宝丰逐渐成为常氏相声世家的重要成员之一。

——未完待续

场馆介绍
德云社相声大会三里屯剧场(梦回天桥剧场)是在老天桥的影响下形成的,它位于三里屯,对面雅秀市场,东邻三里屯SOHO,对外营业面积6000平米。地理位置毗邻朝外、燕莎、CBD中央商务区、使馆区,流量之大,客源...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东路4号
113、115、406、431、701路等公交三里屯站下即到
德云社三里屯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