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德云社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谁说相声演员不能“剪布”?

更新时间:2025-08-01 02:22  浏览量:1

近日,由河西区文旅局、团区委主办,河西区文化馆、河西区融媒体中心承办的“西岸津派非遗研学营”首场活动举行,来自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的25名学生沉浸式体验“马氏相声”与“肖氏剪布技艺”的跨界融合,在“传统曲艺×传统技艺”、“说学逗唱”与“刀剪生花”的碰撞中,触摸津派文化的鲜活脉动。

活动开始前,“马氏相声”传承人郝梦春与“肖氏剪布技艺”传承人孙肖炜早早来到河西区非遗体验馆,怀揣着对彼此技艺的好奇与尊重,决定先行“换位”,亲身体验对方守护的非遗瑰宝,只为将最鲜活的感悟融入后续教学。孙肖炜身着素雅旗袍,手持快板学得有模有样,尝试捕捉相声艺术的节奏与神韵;郝梦春则全神贯注,小心翼翼执起传承的剪刀,探索肖氏剪布的精巧纹路。互动中,孙肖炜向郝梦春赠送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精心创作的“马氏相声”主题剪布作品,方寸之间,非遗元素巧妙共生。郝梦春则即兴创作了一段融入剪布元素的相声包袱,在二人欢声笑语、互学互鉴中,非遗技艺的互助与接力悄然传递。

随后的活动中,学生们在郝梦春的讲解下,学习了相声语言基本功、绕口令技巧以及相声作品选段台词节奏把控,更将学到的经典包袱记在心中。大家带着对艺术的感悟和理解,转场至“肖氏剪布技艺”体验现场,在孙肖炜的指导示范下,学生们以天津直辖市地图形状为基底,以扇面为载体,将相声里的“包袱”转化为剪布纹样的创作素材,剪出有“说学逗唱”、“逗你玩”等相声元素的剪布作品。“学完相声再剪布,才发现‘包袱'能变成看得见的图案,太奇妙了!”一位学生举着自己的剪布作品感叹道。

据了解,为打破非遗传承的边界,呈现出更多可能性,本次活动从课程设计到体验流程,从文化内涵挖掘到传播形式展现都进行了创新,通过“内容同题、技艺互鉴”的模式,打造出“听学相声—创作纹样—剪布呈现”的沉浸式非遗碰撞现场,实现了“曲艺为魂、剪布为形”的跨界联动。两位青年传承人纷纷表示,要以年轻的视角,用时代的语言,展现非遗焕新的青春故事。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非遗项目之间的跨界合作,以不同方式诠释“融入当下生活 非遗正青春”的生动内涵。推动青年传承人从“传统手艺人”成长为“创新表达者”、“破圈者”。同时,引导青年学子对传统文化从关注到参与,从认知到认同再到共鸣。今后,河西区将持续推动更多非遗项目跨界合作,成为打开津派文化的“立体说明书”,让津派文化在青春接力中薪火相传。

场馆介绍
德云社相声大会三里屯剧场(梦回天桥剧场)是在老天桥的影响下形成的,它位于三里屯,对面雅秀市场,东邻三里屯SOHO,对外营业面积6000平米。地理位置毗邻朝外、燕莎、CBD中央商务区、使馆区,流量之大,客源...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东路4号
113、115、406、431、701路等公交三里屯站下即到
德云社三里屯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