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德云社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他们曾经给观众带来一个春天!致敬70岁以上的相声演员(三十二)

更新时间:2025-07-31 00:49  浏览量:1

五、与苏文茂搭档的10年

1956年12月15日,天津市曲艺工作团并入广播曲艺团,二团合并后改称“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天津曲艺团”。

1957年,郭荣起因身体原因,开始侧重教学工作,在天津市曲艺团少年培训班任教,朱相臣结成与苏文茂搭档。

关于二人搭档合作的促成,一种说法是领导安排。当时苏文茂的前搭档全长保(郭启儒徒弟)跟随常宝霖一起支援西北到了兰州,朱相臣因为郭荣起的原因也耍了单,领导自然安排他俩在一起了。

另一种说法是郭荣起先生为提携后辈,成全苏文茂主动促成。这种说法,因为由高玉琮先生主编的《搭档》收集出版,得以广泛流传。

查了一下,介绍郭荣起、朱相臣二搭档情况的文章是秦珂华撰写的,秦珂华先生是锦州曲艺演员,大约上世纪80年代生人,他对有关事情的了解估计也是听闻。——真相到底如何,大家自行判断。

巧合的是,朱相臣与郭荣起合作是从1946年到1956年,整整10年的时间;朱相臣与苏文茂从1956年合作到1966年“文革”开始,大约也是10年的时间。

朱相臣与苏文茂合作也是“叔侄”配,而且更加纯粹:

苏文茂是张寿臣大弟子、朱相臣“大师兄”常宝堃的徒弟。苏文茂比朱相臣小21岁,年龄上也是两代人。

针对苏文茂年轻、相貌儒雅、性格温和的特点,朱相臣给苏文茂捧哏时更加主动,充分运用“顶”“刨”“撞”“盖”等捧哏手法,既注意衬托苏文茂的特点,也能适当、适时发挥自己的长处,从而使二人的表演达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你来我往,彼此默契的艺术高度。

苏文茂日后被业内公认为“文哏大师”,表演文而不温,雅俗共赏,与朱相臣恰到好处、严丝合缝的捧哏是分不开的。

据统计,苏文茂大约70%以上的文哏段子,如《论捧逗》《文章会》《批三国》《抚瑶琴》《美名远扬》等,都是在与朱相臣合作期间完成的。

二人由传统相声《八不咧》改编而成的《论捧逗》,成为后辈争相学习模仿的范本。

《文章会》《批三国》更成为苏氏文哏相声的代名词。

《美名远扬》《开会迷》等的表演,也打上了二人风格特点的深深烙印。某种意义上,正是朱相臣成就了苏文茂的文哏相声。

六、艺术风格总结及传承

有人评价:朱相臣貌似犟拙憨愚但反应机智灵敏,谈吐犀利幽默滑稽,占有相声“帅”“卖”“怪”中的最后一字。

也有人用用“奇、真、妙”赞扬朱相臣的捧哏艺术。奇,能于山峦重迭中异峰突起,声情并茂;真,形神兼备,在真实地再现生活内容中刻画典型人物;妙,既能妙语生辉,妙形增色,也能以少胜多或大音希声。

他台风稳健,内紧外松,谈笑自若,举重若轻,捧哏条理清晰,重点鲜明,讲究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开始时,总是认真谛听逗哏的叙述,听到逗哏的观点不对头时,随即运用不同手法表态,在与逗哏“小磕小碰”中推动矛盾发展,和观众一起辨认逗哏所代表的人物。

他善于选用精炼、形象、准确的语言,妙语含锋,恰如其分地表达思想和情趣,如《论捧逗》中形容孤身一人的“养活一只黄雀,前天还飞了!” 《批三国》中翻“老卖年糕”的包袱:“也就是一贯卖年糕,连驴打滚都没卖过!”等等,都是犀利深沉、含蓄鲜明的语言。

朱相臣注重发挥捧哏在逗哏和观众之间的桥梁作用,通过语言和神情,穿针引线,让观众迅速沉浸在相声表述的情境当中。

他最大的特点是冷峻机智,能够针对不同的逗哏演员进行不同的表演处理。他在实践中创造了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一套捧哏方法,结合个人和逗哏者的条件灵活运用。所以,有人说他捧谁谁红,也有人说他只要有哏可捧,就能捧出哏来。

他与阎笑儒、王世臣等人的合作音频已难以查找,不过网上能找到他与李润杰合作的《卖布头》,与郭振清合作的《卖估衣》都不失为佳作。

李润杰以快板书为主,郭振清是电影演员,他俩表演相声能够成功,朱相臣的捧哏功力可见一斑。

很多相声爱好者,将朱相臣的捧哏水平与“通天教主”赵佩茹相提并论,足见大家对他的喜爱。

朱相臣的弟子多少不详,能知道名字的有两位:一位是蔡培生,曾与苏文茂的弟子武福星搭档。师父是搭档,徒弟也是搭档,也算一种传承、一个佳话。

朱相臣另一位徒弟是东北笑星师胜杰(1957-2018),师胜杰在节目中亲口承认朱相臣是他的第一位师傅,相声启蒙老师。不同资料记载,大约是师胜杰7岁,生活在天津的时候,拜朱相臣为师的,不过1984年,师胜杰跳门成为了侯宝林的关门弟子。而且, 师胜杰说相声也是以逗哏为主。

朱相材还有几位比较知名的学生:

首先是赵伟洲和王佩元,一位是苏文茂的徒弟,一位是常宝霆的徒弟。1962年,二人进入天津市曲艺少年训练班,苏文茂、朱相臣分别成为他俩的专职老师,他俩的《论捧逗》就是得自苏文茂、朱相臣亲授。

王佩元也是一位捧哏大家,他的捧哏技巧中有不少朱相臣的影子。

另外,武警部队快板、相声名家王双福,湖北相声名家薛永年也都得到过朱相臣的指点传授。其中,王双福是朱相臣的义子,薛永年自认是朱相臣没有摆知的徒弟。

1966年,因年代原因,朱相臣离开了相声舞台。1973年。一代“冷面笑匠”朱相臣黯然离世,令人唏嘘。

场馆介绍
德云社相声大会三里屯剧场(梦回天桥剧场)是在老天桥的影响下形成的,它位于三里屯,对面雅秀市场,东邻三里屯SOHO,对外营业面积6000平米。地理位置毗邻朝外、燕莎、CBD中央商务区、使馆区,流量之大,客源...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东路4号
113、115、406、431、701路等公交三里屯站下即到
德云社三里屯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