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了面子输了里子,同样是开演唱会,陈小春和岳云鹏差距太明显
更新时间:2025-07-30 01:31 浏览量:1
文|妙
这年头明星开演唱会,真跟过年赶集似的,你唱完了他来唱,非常热闹。
不久前陈小春刚在台上唱得满头大汗,接着岳云鹏就拿着话筒站在体育馆中央了。
网友们硬是把这两个完全没关系的人放在一起比,结果一比,发现差距真的很大。
都是亮眼的聚光灯,都是观众举着荧光棒大声喊叫,但是散场之后的评价,差别非常大。
看陈小春那场的人,出来脚都疼了,嘴里还说“值了值了,这票钱花得值”。
但是另一边骂岳云鹏的人,队伍能排到街尾去,“花钱买罪受”的抱怨声一直不停。
陈小春这场就很明显,前期基本没怎么宣传,广告也没铺天盖地发。
但是真到了开唱那天,场馆里气氛真的非常热烈。
陈小春往台上一站,根本不用大声喊“你们好吗”,音乐前奏刚响一点,下面就有人跟着唱。
《独家记忆》的调子一出来,
全场手机闪光灯像星星一样亮起来,大合唱的声音震得人耳朵嗡嗡响。
你说他嗓子特别好吗?也不是,毕竟年纪大了,唱高音也会有点吃力。
但是他唱得很稳,每一句歌词的快慢高低都掌握得很好。
唱到动情的地方皱起眉头,眼神里那股认真劲儿,和当年唱这歌时一样。
再看岳云鹏那边,场面也很热闹,但是仔细想想,
总觉得差一点,热闹是热闹,但是没什么回味。
他一上台,刚笑一下,下面就笑成一片。
他是说相声的,逗人笑的本事确实好。但是话筒拿到嘴边唱歌,感觉就变了。
《五环之歌》大家熟,但是唱着唱着就跑调了。
好不容易想唱个高音,刚开头,就赶快把话筒给观众。
自己躲到一边擦汗,嘴里还说“你们来你们来”。
你说他没努力?不像,汗珠顺着下巴滴,衬衫后背湿了一大片。
但是这个唱功,硬要说是“演唱会”,总觉得不太对,水平不够。
说是演唱会,其实更像是把相声场子搬到了体育馆。
热闹是热闹,但是要说“演唱”这个核心,差得远。
现在看场演唱会,票价单一看,真让人吓一跳。
陈小春这次的票,也不便宜,但是散场出来的人,都觉得“值”。
两个半小时,陈小春是真的一点没偷懒。
三十多首歌排得很满,快歌刚让人兴奋起来,
慢歌接着就唱过来,连很多年前的老歌都拿出来唱了。
中间只休息了十分钟,喝几口水,喘口气就又站回话筒前。
最后一首唱完,嗓子都有点哑了,鞠躬弯得很深,
嘴里还不停说“唱得不好的地方,大家多包涵”。
就这份实在,谁还好意思挑毛病?
再看岳云鹏,票价跟陈小春差不多,但是观众抱怨的话,能从场馆门口一直排到地铁站。
不是说票价高就不行,关键是得让人觉得钱花得值。
整场下来,真正唱歌的时间还没说相声长,
十首歌里有八首是唱别人的歌,自己写的歌很少见。
说是演唱会,最后感觉像“相声加大型KTV”的组合。
刚听两句歌,就换成讲笑话;笑话还没笑够,就又唱上歌了,让人搞不清方向。
更让人不舒服的是卖票的事,前面还说“票马上卖光了”,粉丝熬夜抢票。
后面就看到平台上还有票在卖,有的甚至比原价还低。
这种做法,就是把观众的期待耍着玩。
谁愿意花钱买票,最后却发现自己就是个帮忙凑热闹的人?
其实开演唱会跟做人一样,得清楚自己站在什么位置才稳。
陈小春这点就很明白。虽然他演过山鸡哥,也在综艺里搞笑出名。
但是一站上演唱会舞台,他心里很清楚:我是个歌手。所以心思全放在“唱”上。
选歌很用心,把老歌迷想了十年的冷门歌都找出来了。
排练也努力,对着镜子练细节,跟乐队配合好。
他太了解台下那些人了,大多是从年轻追到中年的老朋友。
大家来这里,不是为了看多好看的舞台,是想听《独家记忆》里的感受。
想找《算你狠》里的那种劲头,更是想看看那个把歌真正唱进心里的陈小春。
所以他一点不整虚的,灯一暗就开唱,唱完鞠躬走人,没半句废话。
就算偶尔破个音,大家也只当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反倒觉得更真实。
岳云鹏呢,这方面就有点“贪心”了。
他靠相声火遍大江南北,观众就爱听他抖机灵、说段子,那是他的根儿。
可一脚踩进演唱会这池子,非要把相声那份热闹劲儿硬塞进唱歌里,结果两头不靠。
台上好不容易攒点劲儿想飙个高音,自己倒先被包袱逗乐了。
观众来之前揣着听歌的心,坐下没一会儿就懵了:这到底是听相声还是听歌啊?
他在台上忙活得满头大汗,可台下的人越看越糊涂。
相声没说透,歌也没唱够。两头都想占,结果两头都够不着。
其实何必呢?在自己最稳当的地界发光发热,不比在陌生地方硬撑强百倍?
结语演唱会不是圈钱的地儿。你付没付真心,台下的人心里跟明镜似的。
陈小春站在台上,汗珠子砸在地板上。
唱《独家记忆》时眼里那点光,不是演出来的,是真把自己这些年的故事唱进去了。
岳云鹏呢,大概是太想证明“我不止会说相声”,结果反倒把最该攥紧的玩意儿弄丢了。
其实真不用这么拧巴。你站在相声舞台上,一张嘴能让满场人笑出眼泪,那是多大的能耐?
何必非跟自己较劲,攥着话筒在自个儿不擅长的地界硬撑呢?
毕竟啊,能让观众心甘情愿掏钱还使劲儿鼓掌的。
从来不是闪瞎眼的灯光,也不是绕口令似的台词,而是那份“我把真心给你”的坦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