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后仍健在的相声寿字辈,马三立承认一半,本人以文字辈和同行论
更新时间:2025-07-28 16:35 浏览量:1
现在公认的相声界健在的辈分最高的是宝字辈,例如硕果仅存的马志明、田立禾、常宝丰等,但如果算上辈分存疑的,如今相声界还有一位40后的寿字辈还健在,不过他的辈分,马三立在编相声家谱的时候,只承认一半,他本人也一直以文字辈和同行交往。
这种相声名家便是1941年出生的湖北相声演员薛永年,薛永年曾在1961年拜师相声艺人韩子康,韩子康的名气并不算大,但是他的师兄在相声历史上曾经赫赫有名,甚至可以叫板张寿臣,这便是鼎鼎有名的张杰尧。
要捋清楚薛永年的辈分,就得从张杰尧这里来捋辈分,张杰尧自称师承北京相声老艺人高闻元,也就是著名相声演员高德光、高德明和高德亮(德云社于谦相声门的老祖)的父亲,按照这个说法张杰尧就是妥妥的德字辈,但张杰尧拜师这件事并没有摆知,业内也并不公认,有人说是张杰尧一厢情愿,高闻元不愿意收他,他对着高闻元坐过的椅子磕头拜师,就算有师承了。
张杰尧虽然师承不太清楚,但是他能耐很大,是当时可以和张寿臣并列的相声演员,张寿臣当时已经是寿字辈的门长,为了调停此事,提议和张杰尧拜把子,算是承认张杰尧是寿字辈,但一心想要大辈的张杰尧不肯,更是便把自己改名张稽祖,将自己代拉师弟韩子康改名为韩稽宗,相声界出自滑稽,张杰尧这样做,就是要给整个相声界当祖宗。
没办法张寿臣只得再次出面调停,最后不得已称呼张杰尧一声“傻大爷”,算是勉强承认了张杰尧的德字辈,张杰尧曾经在日伪时期跟着日本人拍过电影,这件事成为张杰尧的污点,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张杰尧也感叹自己崴了脚,便南下离开京津相声圈。1953年张寿臣组织津京两地相声演员开会,直接将张杰尧开除相声师门,张杰尧也就彻底沦为了海青。
张杰尧晚年定居西安,侯宝林大师曾经邀请他到北京指导曲艺,马三立在编相声家谱的时候,自然也无法绕开对相声做出重大贡献的张杰尧,但对于张杰尧的辈分,马三立也采取了比较中肯的做法,在张杰尧的后面注明:德字辈,存疑,算是一半承认了张杰尧的德字辈,如果张杰尧的德字辈坐实,那么韩子康就也是德字辈了,拜师韩子康的薛永年理所应当就成为了寿字辈。
相声界辈分大并不值钱,薛永年也一直没有以寿字辈自居,他早年曾在天津学艺,跟随宝字辈前辈朱相臣学过,因此薛永年一直都是以文字辈和同行论的,从年龄上来说,薛永年属于40后人,除了相声世家的马志明、谢天顺、常宝丰等,40后几乎也都是文字辈,因此从年龄上来说,薛永年的文字辈也比较合理。
薛永年一直在湖北演出,他的辈分还有一点佐证就是李金斗曾称呼他为师叔,李金斗是文字辈名家赵振铎的徒弟,是明字辈,李金斗称呼薛永年为师叔,也就间接证明了薛永年的文字辈,毕竟在相声界一直强调自己的大辈,并不见得会落好,反而还会和同行处不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