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反三俗”惨败,冯巩甘当甩手掌柜,相声界乱象何时休?
更新时间:2025-07-26 04:26 浏览量:1
掀开相声界的遮羞布,这两年演员之间的明争暗斗、收徒乱象和伦理丑闻几乎成了家常便饭。
现实是,曲协主席冯巩宁愿“玩抖音”、满脸轻松地活在聚光灯下,也没打算真刀实枪地管一管这堆烂摊子,而当年姜昆的“反三俗”落得一身骂名,早已给冯巩上了最好的一课——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别出头。
说起来,相声的“江湖”气可不是一天养成的。
门里门外各有恩怨,一边师父炫仪式、收红包,徒弟喊苦要出头,另一边老传统和直播热潮搅在一锅粥里。
很多观众喜欢台上的笑声,却未必知道,那一笑背后的互撕、背刺有多刺眼。
印象最深的,还是16年前,姜昆高调“反三俗”——抵制低俗、媚俗内容,呼吁回归艺术本位。
真没想到,他这一敲鼓,槌子砸到自己脚面上。
你要说反“荤段子”吧,可相声从来就是灰色地带,讲点大俗话观众才买账;而且那时新势力郭德纲正火,人家德云社台下台上连段子都是对姜昆开火。
网络一片嘲笑,说他“借公报私仇”,师父都出来力挺郭德纲,还为德云社题了字。
这下倒好,“净化”没了市场,大伙儿噤声认命,有人甚至劝姜昆别折腾,曲协毕竟“有权无权全看圈里谁捧场”。
反观冯巩,从2023年顶上曲协主席那一刻,干脆乐当“抖音大玩家”——和小辈演员搞短视频玩得欢。
苗阜收徒明码标价,李金斗拜师仪式夸张得像古代祭天,冯巩一概沉默。
哪怕大家喊话让他出来管管,他也跟没看见似的,“你们玩你们的,我继续自拍”。
说实话,他不是不想管,而是真的管不了。
曲协是民间组织,人情比制度管事,相声江湖资历比行政有用,冯巩再大顶多是“圈内调解员”,搭不上实际权力。
再说,谁也不想步姜昆的后尘,“拆台”容易,“砸场子”没人捧你。
眼下,这桩桩丑闻还在继续蔓延——谁和谁撕逼、谁私生活混乱、谁趁直播舞台炒绯闻,2025年才刚过一半,就已经刀光剑影。
比如杨议公开直播骂郭德纲“无师德”,两人互撕引网友吃瓜,最后杨议直播间直接被封七天——这戏都比小品还精彩。
还有什么关起门来收徒“补交买路钱”,旧门派分家抢遗产,某被曝光的演员犯了事跑路,网友跟着一轮轮狂欢。
哪怕有人呼吁“相声生态要健康”,但说到底,没有实际权力,谁来真心管这摊子事呢?
其实有时候闹剧很魔幻。
北京某协会副主席李寅飞特意发话,说相声演员要做好直播带货也得花功夫,可不能光靠争议博眼球。
娱评人钟楠则感慨,现在的相声市场,本该用创作和表演赢尊重,可偏偏大部分热度都是靠互怼和搞事情拉来的。
“德云社”凭流量成名,却也因此被全行业跟风举报。
更有意思的是,同行脱口秀演员正在想着怎么出新作品,相声演员却热衷于直播间斗嘴,久而久之,圈子越来越大,真正的作品却越来越少。
再来看冯巩,网上的讨论早就泛滥,说他这几年成了甩手掌柜。
“不理睬”是他唯一的态度。
不是他不努力——高校相声选修课、规范拜师仪式,也曾在两会上表态“相声不是二人转”;但一旦行业内有实锤争议,他从不插手。
有人说他怕惹事,也有人理解他“权小力微”,甚至赞他聪明。
毕竟前有姜昆惨败,没人还愿做那“出头鸟”。
现在市场流量最大,话语权最足的,是掌握门派资源的师父;曲协则像个“留声机”,开个会、发个文件,有人响应就“上面有反应”,没人搭理就装死。
纵观相声这几十年的风波,其实每个时代的矛盾都绕不开“体制内外”这条线——一边想学演艺圈的“纯净”,一边又放不下江湖恩怨。
当下的相声舞台早已变形,有老派坚持仪式、收红包、家法拱火,也有新秀借直播吸粉,也有人不惜拿师门故事做IP,就差直播“打擂台”分高低。
根上的问题没法一刀切掉,观众要新鲜劲儿,演员要流量,师傅要规矩、徒弟要话语权。
网上打嘴仗的背后,是名利和圈层的抢生意。
说到底,谁能站出来彻底收拾残局?
真没有。
冯巩的袖手旁观,不是他胆小,而是知道没处“下手”。
举个别的圈子的事作参考,你可以看看2019年韩国娱乐圈的“胜利门”——艺人闹丑闻,警察、协会纷纷介入,最后掀起整风运动,好多人锒铛入狱。
这正是因为韩国方面有权有势,既能查案也能新规管住,经纪公司想不收敛都难;而美国好莱坞编剧罢工,行业停摆后通过谈判有了规则改进。
而我们这里,曲协是什么?
就是说话筒、联络感情的“冠名单位”,别提什么强制管理能力了。
幕后“产业链”盘根错节,派系林立,连规矩都难统一,谁来调解?
回头看看这场风暴带来的蝴蝶效应——一个行业里的江湖,师父师弟其乐融融的表象下,其实是场资源大洗牌。
每当舆论高潮,观众短暂关注之后,风头一过,一切照旧。
冯巩在平台上自娱自乐,没有指望成救世主。
他不需要,也不可能变成行业的顾命大臣。
姜昆的教训已经摆在眼前——你冒头改革,除了得罪人就是掉队,还不如自己干点喜欢的事,省得惹一身骚。
坦白讲,我对相声的现状挺复杂的。
一方面看到这么多老艺术家、后起之秀还在真心创作,还是会被感动;可另一方面,吵闹风波总是在转瞬刷屏。
网友们一边喊“要惩恶扬善”,一边又津津乐道谁谁又出什么“丑闻”,好像一堵墙俩面,谁也不能全身而退。
相声要真的长久健康,不该靠这些争议博存在感,而是真正静下心来多花精力打磨作品,让观众记住的是智慧与幽默。
希望哪天,舆论别再只盯着师门斗法、私生活八卦。
也希望有朝一日,相声行业能有更大更强的行业自律和监督机制;让辛苦上台的演员们不靠非议,而靠一段好段子赢得掌声。
不然的话,等到哪天观众彻底厌倦了“撕逼”和“拜师大礼”的老把戏,恐怕相声繁荣的日子也到头了。
可惜,今天的舞台灯光再亮,也照不透相声这锅“浑水”。
冯巩继续“无为而治”,姜昆也早已神隐。
热闹归热闹,江湖还是那个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