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马季去世之后侯耀文为何会说:很遗憾马季没有承担起责任
更新时间:2025-07-20 23:00 浏览量:1
编辑:LY
著名相声演员马季于2006年离世,让无数观众表示惋惜。
他推动了相声的改革,将相声更接地气地为观众所展现。
但就是有着这样的成就,马季直到去世都没获得相声大师的称号。
了解缘由后才知道有人在背后作梗。
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电视被普及,大家也有了消遣的新方式。
侯宝林、马三立等相声大师,也将表演从线下搬上了线上,带动着相声的发展。
而他们的年龄也大了,只是为相声界打开了新的大门,真正推广的则是小辈。
侯宝林的徒弟马季就能把握住当时的机会,他带着姜昆、冯巩等人在电视机上大放异彩。
其中84年的《宇宙牌香烟》、87年的《五宫争功》最为受欢迎。
而这种接地气的、迎合观众审美的表演方式,赢得了许多掌声。
毕竟留精华、去糟粕在任何行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因素。
反观侯宝林另一位徒弟也是儿子的侯耀文,就没有马季这么会的变通了。
侯耀文非常看重传统相声,不管是穿着还是说学逗唱的基本功,都是相声的根。
他始终对马季对相声的“改革”、走潮流的方式不认可。
他认为马季的作品和表演方式太过娱乐化,丢失了相声文化的传统,如教育意义、艺术造诣等。
不仅仅是对相声有着不一样的想法,私下里两人也有着说不清的误会。
1993年侯宝林病重,马季前往探望时,侯宝林将相声的大旗托给了马季。
而侯宝林去世后,马季并没有完成侯宝林的期望,反而是自顾自说赚的盆满钵满。
马季带徒弟、搞团队,事业是节节高升,这也让侯耀文心里不痛快了。
认为马季将父亲的话当做了耳边风,这也加深了二人的刻板印象。
甚至作为侯宝林的徒弟,他公然在马三立的晚会上说着:“相声就是马三立”的话。
这也让作为儿子的侯耀文听的是内心五味杂陈,感觉就像是“树倒猢狲散”。
而作为同门的二人,却“不同心”。
1934年马季出生在北京,家里的贫穷让他早早懂事。
他的同学是常连安的亲戚,于是平常就会到常家相声里蹭着免费的相声听。
这也让他对相声有了启蒙,后来他自编了许多相声的剧本,有批评声也有赞赏声。
马季在1956年,凭借着《都不冤枉》获得了相声全国冠军。
他的出色表演深得贵人的赏识。
在侯宝林和刘宝瑞的推荐下,他加入了中央广播文工团工作。
要说马季的师傅并不是侯宝林一人,还有刘宝瑞、郭启儒和郭全宝。
但侯宝林是责任老师,马季也算是侯宝林的门下了。
反观侯耀文和马季有着截然不同的身世,不同的生活也是分歧的一环。
1948年侯耀文出生在北京,是侯宝林的三儿子。
从小他的生活就十分惬意不愁吃喝,说是“少爷”也不为过。
侯宝林也十分喜欢这个儿子,从小便教他学习相声,12岁时他就登台演出。
1956年,他进入了铁路文工团,将父亲教的相声说的是有模有样。
自此二人就算的上同门师兄弟,马季比侯耀文大了14岁,平常也十分照顾他。
但由于两人的工作关系,师兄弟竟成为了“竞争对手”。
从同门师兄到不同的工作单位,让两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二人对相声艺术的看法就此分道扬镳。
2006年12月,马季突发心脏病离开了人世。
而马季的徒弟姜昆、冯巩要为老师争取“相声大师”的名号。
反观做为同门师兄的侯耀文竟明确表示,马季还算不上相声大师。
甚至说出了:“很遗憾马季没有承担起责任”,这也让在场的人议论纷纷。
侯耀文为何会对同门师兄说出这种话呢?
面对记者的提问,侯耀文还列出了成为相声大师的5项硬性标准:1要有独立的创作和改编的剧本能力;2要有独特和稳定的表演能力;3要有较强的理论水平;4要有培养弟子的教育能力;5要有对行业问题有独特见解和批评能力。
侯耀文认为马季虽然在表演创作和推广上有突出的贡献。
但未能在艺术传承、和行业领导上发挥最重要的作用。
在面对相声“群龙无首”时,作为对相声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竟没有担当的责任。
当这些话从侯耀文口中说出时,相声界也分为了两派人物。
一边觉得侯耀文说的没错,相声界确实少了一位能统领全局的人。
另一边则觉得马季将相声做的改革让观众更喜欢相声,推动相声的发展贡献还不够大?
有一说一马季的贡献确实大,他的推动,算是强行给相声做了“续命”。
但他去世后,徒弟们也受他的影响,开始各干各的,并未将相声圈拧成一股绳。
侯耀文心里也知道自己的实力并不如师兄马季,可他心里急。
毕竟马季并未将“责任”的大旗扛起,他的徒弟们也没有这个觉悟。
这也让当时的相声界,进入了“见不到光”时代。
他如果能早点有这些觉悟,把大家拧成一股绳,或许相声就不会散。
直到2007年,侯耀文离后相声界更是乱。
甚至出现了不少低俗、脏话等表演,一度被观众们反感。
好在侯耀文的徒弟郭德纲的出现,他扛起了侯耀文的教诲。
带领着德云社为相声打开了光明的道路,侯耀文在天之灵也能欣慰了。
而侯耀文的言论,延缓了马季的相声大师的名号。
但马季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最后他还是获得了相声大师的称号。
结语:
侯耀文和马季都没有错,如果两人可以结合,相声的发展也不会跌入谷底。
毕竟马季的魄力和改革和侯耀文遵守传统的底线,都是相声所需要的。
对此您对侯耀文和马季这件事有啥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相声——侯耀文——马季
央视国际:侯耀文不认马季是“老大” 列出大师标准
环球在线:相声大师马季辞世•生平——50年曲艺人生嬉笑怒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