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华去世后!郭德纲的两个行为给冯巩上了生动一课:这叫格局!
更新时间:2025-07-19 00:39 浏览量:1
天津相声界搞了一场联合义演,台子上,德云社的人和杨家班的人,都站在一起了。底下有叫好声,也有鼓掌声,听着挺热闹。可是这声音有点怪,不少人的眼睛,都盯着舞台旁边那块大屏幕…上面正放着杨少华老爷子的老录像。
屏幕里的老爷子,不怎么动弹,蔫蔫的,慢悠悠地甩着相声里的“包袱”。下面的人看着,就笑得前仰后合。再瞅瞅台上,那些演员蹦得厉害,嗓门也大,可观众乐完了,你问他刚才到底乐什么呢?谁也说不上来,就记得挺吵的。
郭德纲没去现场,人没到。他凌晨三点多的时候,在自己的微博上发了几个字:“老爷子一路走好”。就这么一句话,后面跟了个蜡烛的图标。简简单单,什么多余的话也没讲,也没提过去那些不愉快的事儿。这就算翻篇了?
话虽然没多说,但事儿做了。他派了自己的徒弟高峰,专门去了一趟灵堂,恭恭敬敬鞠了躬。还送过去一个很大的花圈,上面挂着四个字,写得很大——“德泽永存”。这个举动,让一些人觉得,他这事办得挺郑重,也算是有个说法了。
老爷子人刚没了,他的抖音账号就变了样。就几个钟头的功夫,里面变得空空荡荡。什么介绍淀粉肠,什么推荐小零食,那些带着货的视频,一条都找不到了。有人头天晚上还刷到过老爷子眼神发木,机械地嚼着东西的片段呢。
账号里原来有400多条视频,一下子就给清空了。
现在你点进去那个账号看,就剩下几个孤零零的拜年视频还挂在那儿。红色的背景,说着几句吉祥话。账号瞧着是干净了,但也冷清了。那些曾经点击量很高,给家里带来不少收益的视频,好像从来就没存在过。
他为什么走得这么急?有人后知后觉想起来他参加的最后一个活动。大热的天,人就站在太阳底下,手里还拿着一把剪刀,给一个商业活动剪彩。那个笑,现在回头去看视频,怎么看怎么不自然,好像是硬撑着一口气。
那天室外的温度,有40度。
他已经94岁了。
活动是上午办的,剪彩。到了下午,人就不行了。一切都快得让人有点反应不过来。前一刻还在台上为别人站台,下一刻,自己就成了新闻里被大家伙儿悼念的人物。这中间,隔了也就不到半天的时间。
另一个相声演员汪洋,在灵堂前哭得很大声。有人拍了段视频,能听见他对着里面喊:“下辈子别委屈了!”这话喊出来,在场的人听着有点刺耳。委屈什么呢?是委屈自己,还是在替老爷子委屈?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
直播间里头,有人发了条弹幕,话说得挺直接——“台上的功夫,要是有老爷子三分的本事,大家伙儿才懒得管你们之前吵没吵过架!”。这句话,可能才是很多人掏钱买票,或者花时间坐在手机前看视频的根本原因吧?图个乐呵。
吵架?是吵过。好几年前的事了,2019年,老爷子自己还挂着吊瓶,身体不舒服,还亲自跑到德云社去给郭德纲捧场。网上那时候一片夸赞,说两家关系好。谁能知道,没过多久,他儿子杨议就在直播里骂郭德纲“忘本”,说郭家那些相声不是真东西。
朋友圈里,有人发了灵堂收到的花篮照片,摆得满满当当,一排一排的,看着很风光,很有排场。结果那条朋友圈底下,热度第一的留言,说的却是另外一件事——“海淀那个小剧场,今晚开的新节目,票到现在还没卖光呢。” 风光是给谁看的?票又是卖给谁的?
老爷子真正的本事,是那种“蔫”劲儿。他不用喊,更不用跳,就那么安安静静地站在台上,慢吞吞的,一个眼神,一个停顿,就能把全场的人都给逗笑。这种功夫,是时间磨出来的,是刻在骨子里的,不是靠嗓门大就能学会的。后辈们能学到几成呢?
人走了,94岁,按照老传统,算是喜丧。大家伙争论谁对谁错,计较谁的排场大,谁的花圈好看,其实都没多大意思。观众打开视频,或者走进剧场,想看的就是能让自己从心里笑出来的相声。不是来看热闹的,更不是来看恩怨情仇的。
听说郭德纲那边,最近在琢磨一个叫《爽剧人生》的新活儿。杨家这边呢,删完了那些带货的视频,也在准备新的相声段子。看上去,两边都在往前走,都想翻开新的一页,把过去的事儿放下。可是观众的眼睛是亮的,旧的账没算清,新的活儿能服众吗?
花圈上的字,写得再好看,就比如“德泽永存”这四个大字,也只是写给活人看的场面话。台上的活儿要是稀松平常,功夫不到家,那四个字就显得空洞,没分量。真正的“德泽”,是留下来的本事,是能让后人吃上饭的真功夫,不是几句好听的场面话就能代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