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郭德纲的儿子 , 郭汾阳留着小辫身材圆润 , 与郭麒麟的反差太扎心
更新时间:2025-07-19 03:37 浏览量:1
最近,有网友晒出一组照片,郭德纲带着小儿子郭汾阳,随德云社登上豪华邮轮,开始了从上海出发,横跨济州岛、福冈的多日巡演。
镜头里,郭汾阳穿着简单短袖和短裤,留着小辫,身材圆润,个头已经悄然超过了父亲郭德纲。
但让人感慨的是,同样是郭德纲的儿子,大儿子郭麒麟,却是另一种“苦出来”的模样。
一边是陪父亲出海游轮、坐头等舱看世界的小儿子,一边是辍学从基层干起、吃尽苦头才“熬出头”的大儿子。
两种教育方式,两种成长,强烈的对比下,有人说:“一个是宠出来的,一个是逼出来的。”
早在2019年,天津德云社开业时,年仅四岁的郭汾阳就频繁出现在后台、前台、甚至舞台上。
那时候,他一身笔挺小西装,脸上挂着稚嫩又自信的笑。
哪怕面对记者镜头,他也能大方发言:“欢迎大家来看德云社。”——完全不像普通家庭的孩子,更像是被悉心雕刻的小“掌门人”。
为了方便他上学,郭德纲特意在他读书的贵族学校旁买了房子接送。
一年学费十几万,还请专门老师陪读。抖音账号上,他曾模仿奥特曼打怪兽,也拍吃播、拍日常。
网友评论:“比起德云社那些辛辛苦苦的徒弟,他才是真正被安排好的一切。”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郭麒麟。
他出生时,郭德纲还在四处跑场演出,德云社还在勉强维持。
母亲离家后,郭麒麟由祖父母抚养,童年孤独、缺乏关注。他曾在节目中提到:“那时候没人陪我说话。”
上了初中,成绩本不错,老师都希望他继续读书。
但德云社陷入财务危机,郭德纲直接让他退学,“回来练相声,帮家里度过难关。”
彼时年仅14岁的他,没有反抗的余地,只能回到后台,从学徒做起。
别人背一遍段子,他得背十遍;别人练活一次,他要练三次;师兄弟们可以出错,他一错就被父亲当众斥责。
有一次演出时讲错词,他当场被骂哭,郭德纲面无表情,继续让他登台。
在那几年,他住的是德云社最小的员工宿舍,吃的是最便宜的盒饭,连台下观众都误以为他是德云社的小学徒。
而此时的郭汾阳,刚刚出生,就已经被媒体称为“德云小王子”。
有粉丝曾在后台看到这样一幕:
郭汾阳在天津德云社看演出,看了半小时没耐心了,脱口而出:“这还不如回去看动画片呢。”
全场大笑,郭德纲也笑着回应:“你真懂艺术。”
如果换成郭麒麟小时候说出这话,大概会被批一顿“没规矩”、“没礼貌”。
甚至有一次在台上讲段子稍慢一点,郭德纲就冲上台来给他换了活,当场指出:“不行,再来一遍。”
这一切,让人们看得越多,越觉得扎心。
郭麒麟靠自己一步步熬出来,《庆余年》里的范思辙、《赘婿》里的宁毅,《平凡之路》《赘婿2》《边水往事》……
他用无数部作品摆脱了“靠爹光环”的标签。
而现在的郭汾阳,年纪尚小,但资源、排面、待遇,几乎已经领先同龄人太多。
面对外界对于两子待遇差别的议论,郭德纲也曾回应过。
他说:“郭麒麟是穷的时候生的,要逼着他吃点苦。他要能受住苦,将来就能吃香。”
“郭汾阳生下来我们家已经稳定了,他反而得学会规矩,不然容易变成二世祖。”
这番话看似有道理,但不少网友仍觉得无法接受。
有人说得更直接:
“对郭麒麟说:“你干嘛来我家?”一句话就足以证明后妈什么样了。”
“郭德纲未来一定会毁在这个小儿子手里。”
也有人指出:
“是郭麒麟成就了郭德纲所谓的教育,而不是郭德纲教好了郭麒麟。”
“又带着心尖出去玩儿了,大林在哪儿,真的像,你们一家三口,大林是外人吗?”
而最扎心的,是郭麒麟自己曾在节目中说过的一句话:“小时候我总觉得,自己跟这个家,好像没有那么强的联系。”
一个是在相声舞台从最底层熬到头牌,一个是在父亲光环下自带流量和资源。
郭德纲没有回避,也从未掩饰对两个儿子的不同教育方式。
他更像是用“时间差”和“境遇差”,验证自己的育儿逻辑——只是代价太重。
至于最终谁更幸福,谁更成功,那是未来的事。
我们只能目睹此刻的反差,默默叹一口气:“原来同一个父亲,也能长出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