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曾经给观众带来一个春天!致敬70岁以上的相声演员(二十九)
更新时间:2025-07-17 17:10 浏览量:1
——书接前文
五、重获新生,巡演全国
张永熙入狱后,认真反省自己的行为,真诚向妻子忏悔,最终赢得了妻子的原谅,两人得以白头到老,直到到2011年妻子陈娟华因病去世。
1982年5月,张永熙走出了苏北洪泽湖劳改农场的大门,正式刑满释放。在家休息2天后,张永熙被徒弟曹业海(1944-2025)接到安徽滁州,加入由曹业海担任队长的安徽滁州地区歌舞团曲艺队,参加该队的全国巡演。
早在1981年夏天,曲艺队成立之初,曹业海就向地区宣传部、文化局等有关方面的领导作了报备,为师父加入曲艺队提前预留了伏笔。
从1982年下半年到1987年底,5年时间,张永熙随同曲艺队在全国演出了2000余场,足迹遍布安徽、江苏、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海南、福建、浙江、江西等地,用脚步丈量出了一段“地理图”。
巡演过程中,为保障演出效果,张永熙不计名利,甘当“倒二”,不争攒底;与年轻人同吃同住同演出,在巡演途中度过了自己的60岁生日;也因胃穿孔做了三分之一胃切除手术,手术10几天后就上台演出。
辛勤付出结硕果。曲艺队的事迹登上了《光明日报》;1983年底,曹业海被破格任命为滁州地区文化局副局长。
演出中,张永熙向年轻人一样勇于革新,尝试穿上西服为观众表演,柳活也改为观众喜闻乐见的黄梅戏、现代歌曲为主,加大表演成分,受到观众特别是沿海地区观众的热烈欢迎,
1987年底,在结束南方巡演后,张永熙提出不再随队演出了。鉴于他的贡献,时任安徽滁州地区文化局长专门拟发文件,要求对张永熙的退休金和住房、医疗待遇等做出安排。
张永熙也到了颐养天年的年龄。
六、传道授业、弘扬传统
1984年2月11日,由中国曲协安徽分会与滁州地区文化局联合主办,“张永熙先生舞台生活五十五周年纪念”活动举行。活动期间举行了隆重的谢师会,13位弟子参加了谢师会,被张永熙赐了艺名,被同行戏称为“十三太保”。
分别是:梁尚义(梁庆江)、孙玉亭(孙庆淮)、吕少明(吕庆源)、曹业海(曹庆波)、吴伶(吴庆涌)、梁军(梁庆海)、言人(言庆洋)、郎贵文(郎庆浪)、李国先(李庆涛)、吴治中(吴庆鸿)张奎(张庆济)李金鹏(李庆洲)孙小林(孙庆池)。张永熙指定曹业海为掌门弟子。
2007年,吕少明又代拉了杨贵宝(杨庆深)、马克(马庆润)两人,“十三太保”变成“十五子”。
其中,曹业海2009年被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新中国曲艺60年"突出贡献曲艺家"称号;
孙小林是晨光茶社创始人孙少林之子,相声圈也有“南漳北侯中少林”的说法,“中少林”只得就是孙少林。
2011年,《中国相声张氏门宗师承家谱》修定,记录了自张永熙以降四代传人124名,分别活跃在苏、鲁。皖等地区,可谓桃李满园,薪火相传,张永熙“江南旗”的称号更加牢固,
晚年的张永熙,除课业授徒外,还经常往来于北京、天津等地,与同行进行交流。包括知名演员刘俊杰在内,都得到过张永熙的指点,而且张永熙总是毫无保留、倾囊相授。
1997年,张永熙应邀参加乐天津市文化局组织的《中国传统相声集锦》第二辑的录像,与赵世忠共同录制了《南弹北弦》《故事谜语》《珍珠倒卷联》《京评越》等50多段优秀相声节目,留下了珍贵资料。
2001年、2010年两次受中央电视台邀请,担任CCTV第二届、第五届电视相声大赛的评委。
2014年,张永熙授权在南京成立了“永熙茶楼”表演南派相声。
2015年7月16日15时05分,张永熙在南京逝世,享年92岁,“南张北侯”终成绝响。
值得庆幸的是,2015年元旦过后,由张永熙口述,吕海云撰著的《张永熙自传》出版。
张永熙去世一周年后,曹业海著述的《笑洒江南:我和我的师傅张永熙》出版发行。
如今,张门的徒子徒孙,已经遍布全国各地的相声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