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德云社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20年前名片,三个字暗示结局,杨家终没成相声世家,忒不讲究

更新时间:2025-07-13 21:09  浏览量:1

"嘿,这样也行,凑合凑合!"

一句相声台词,终是成了杨少华这一辈子的注脚,对待相声,对待生活,他大抵如此了。

7月9日,相声表演艺术家杨少华离世,94岁了,应该没多少悲伤,搁一般人就是个喜丧。

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虽然他的后辈们受尽指责,但也是尽心尽力的完成葬礼,该讲的排场一个不少,连做法事的都请来了。

前来祭奠的一溜21辆劳斯莱斯与其他豪车,浩浩荡荡,尽显规格之高,人缘之广,风风光光的大葬,也就这样。

有心人仔细瞧了,相声界的三大世家却没有来,观众耳熟能详的相声大师也是没见踪影,按杨少华九十多年的经历,他曾和侯马两家关系密切,为何最后一站无人前来吊唁?

杨少华离世,相声界损失了什么?好像损失了什么,又好像没损失什么。

在说相声的前辈中,他非泰山北斗,也非名门望族,他的地位,正如二十多年前他在名片上写的那样:看完即扔!

杨少华说了一辈子相声,但不讲究、没追求,只求一日三餐,不求开派立宗。

杨少华说相声倒是开了个小分支:蔫哏。

蔫蔫的、坏坏的,从自嘲中冒出惊人之语来,除了他没有人会这个。

他可是本色出演,生活中他也那样蔫,三脚踢不出话,偶尔说一句能把人噎死。

有一次,杨少华去拜见侯宝林,侯宝林本不要见他,特嘱咐家人借口拒客。家人告诉杨少华:侯先生正在午睡,侯先生讲究,每天要定时吃饭、定时午睡、定时待客。

杨少华皱眉:是不是还有定时炸弹?

侯宝林听到了这句,感觉很有趣味,便出来见了杨少华。

有人做了一张"相声传承图",上面有杨少华,严格来说,他出现在这张图里是很勉强的。

杨少华12岁跑堂时,经人介绍拜入郭荣启门下,但仅仅是口头拜师,没有摆案焚香广而告之,即没办入门仪式,当时杨少华穷的叮当响,没钱置礼。

也罢。

可后来说相声有点名堂,自己也结婚生子,此时无论如何也该补办的,那怕死乞白赖,那怕程门立雪,也得补办了。

当时没办,后来不办,可杨少华出门还是常以郭荣启徒弟自居,郭荣启微微一笑:他也要混口饭吃。

杨少华之后先投靠马家得到提携,又和侯家热乎一阵进了曲艺团,他和谁都腻歪一阵,谁也不往死的得罪。

当年侯马两家闹别扭,他是不站队不表示,纠纷过后他赶紧两边请安问好,真把蔫吧蔫吧发挥到极致。

两边都生于间隙,而他的口头恩师郭荣启也不满意,杨少华拜的山头也忒多了。

稍有名气后,杨少华得马家提携,与马志明搭伴说相声。他在一次访谈中却说他本不想和小辈搭伴,是给个面子。此话传到马志明耳朵,把马志明气的无语,两人闹翻。

又和赵伟洲搭伙,赵伟洲为捧他,甘愿给他写剧本,表演又以他为主,杨少华大器晚成离不开赵伟洲的助力。

结果杨少华又没有从一而终,又是蔫吧的不声不响疏远了赵伟洲,只为回家捧自己小儿子杨议。气的赵伟洲从此封山,不再登台表演,转到了幕后。

杨仪是杨少华的小儿子,他却自收了徒弟,这名分乱的,不讲究啊。其他人收徒精挑细选,他收徒来者不拒,一口气收了七个,没有师承渊源,七个徒弟没翻什么浪花,泯没于大众之中。

收徒太不讲究。

也就那时候,他的一张名片被扒了出来,内容很有意思,卑微与自嘲,挣扎与不甘,都体现了出来,他对自己的定位挺准的,没有个正形,不追求更高造诣,不奢望成派传承,娱乐玩耍,大家开心就行。

这张名片上面自称相声演员,又前缀"不著名",其实还是想著名来着,又自我差一点,加上一个"不",既体现谦虚恭让,又点明自己有点名气。

小小一张名片上,尽是诙谐幽默的风格,"蔫玩心"太重,缺了点一代宗师气势,自视甚为不高。

不讲究,没精神,少时游走于各大家之间,老时躬行于儿子之中,说了一辈子相声,八十年得了"大师"称谓,但传承却是丢了,几个儿子没有继承衣钵的。

杨仪倒是有模有样,可惜没规劝好,涉猎广泛,干啥赔啥,他可不蔫,相反有些心机重,离开老爹帮衬,立即放下了相声老本行。

无所谓了,儿子们就是啃老本也能啃一辈子。

说相声,终是落伍了,也息了心思。

场馆介绍
德云社相声大会三里屯剧场(梦回天桥剧场)是在老天桥的影响下形成的,它位于三里屯,对面雅秀市场,东邻三里屯SOHO,对外营业面积6000平米。地理位置毗邻朝外、燕莎、CBD中央商务区、使馆区,流量之大,客源...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东路4号
113、115、406、431、701路等公交三里屯站下即到
德云社三里屯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