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德云社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相声大师变带货工具,网友怒了:连最后一天都不放过

更新时间:2025-07-12 01:30  浏览量:1

老人走了,网友怒了。当94岁的杨少华35度高温下坐着轮椅为儿子餐厅剪彩时,没人想到这是告别。

更让人五味杂陈的是,去世当天中午1点,老人家的账号还在更新淀粉肠带货视频,颤抖的双手为镜头强撑着笑容。

天堂里还需要带货吗?这个让无数网友泪目的问题,撕开了一个时代最痛的那根神经。

网友们最先注意到的,是时间上的诡异巧合

7月9日中午1点,杨少华的社交账号还在更新淀粉肠的带货视频,老爷子在镜头前费力地咀嚼着,一边说着广告词一边强撑着精神。

谁能想到,几个小时后,噩耗传来

更让人五味杂陈的是,那天上午,94岁的杨少华还被儿子推着轮椅,顶着35度的高温参加了餐厅剪彩仪式。

现场视频里,老人家瘦得皮包骨头,眼皮耷拉着几乎睁不开,整个人像个提线木偶般被摆弄着。围观的群众七嘴八舌,闪光灯啪啪作响,而坐在轮椅上的老艺术家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就这样,相声大师杨少华人生的最后8小时,还在为儿子的生意"站台"。

网友炸了

"连最后一天都不让老人家安生!"愤怒的声音在各大平台刷屏,有人心疼,有人愤慨,有人直接开骂。评论区里,"这还是人吗"、"把老父亲当摇钱树"这样的话比比皆是。

更让人气愤的是,面对质疑,家属的第一反应不是反思,而是删视频——1000多条带货内容瞬间减少到72条。

这欲盖弥彰的操作,反而坐实了网友的猜测:老爷子真的被当成了"摇钱树",连枝叶都要榨干最后一滴油水。

表面看起来是时间巧合,实际上反映的是更深层的问题

说到底,这是传统孝道和现代商业撞车后的惨烈现场。

一方面,养老成本确实高得吓人,四个儿子的经济压力可想而知,老人有流量有粉丝,不用白不用。短视频带货这个风口,让很多人看到了"银发经济"的巨大潜力。

另一方面,94岁的杨少华或许也需要这种"被需要"的感觉,毕竟对很多老人来说,价值感比安逸更重要。能为家庭做贡献,能被儿孙需要,这或许是他内心的某种满足。

可问题是,这种"需要"的边界在哪里

中科院的调查数据显示,31.6%的成年子女在经济上依赖父母,而其中有14.7%的老年人被过度消费参与商业活动。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养儿防老"正在变成"养儿啃老"。

更要命的是,短视频带货这个赛道,正在把越来越多的老人卷进来。艾瑞咨询的报告显示,银发经济直播带货的增长率达到156%35万个60岁以上的带货账号背后,有多少个杨少华?

法律专家指出,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有权拒绝子女的不合理要求

但现实是,当法律条文遇上复杂的家庭关系,当道德标准碰上经济压力,谁能说得清楚什么是"合理"?

更何况,对于一个94岁的老人来说,他还有多少精力和能力去"拒绝"?

杨少华的遭遇并非个例,这种现象正在悄然蔓延

还记得那个85岁的农村奶奶吗?被孙子包装成网红,每天直播8小时,收入全归孙子,老人家累得直不起腰,却还要在镜头前强颜欢笑。

还有某位78岁的国外老年网红,因为过度直播导致心脏病突发去世,家属却在讣告里感谢粉丝的"支持",仿佛老人的死亡都成了流量密码。

对比之下,袁隆平院士90岁高龄还在搞科研,但那是他的主动选择,家人全力支持而非利用。钟南山院士80多岁依然奋战在医疗一线,但那是为了拯救生命,不是为了赚取流量。

差别在哪?

在于是否尊重老人的真实意愿,在于家庭关系是否健康,在于价值创造是否服务于老人而非剥削老人。

遗憾的是,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太多人把老人当成了"流量密码"。

不信你看,赵雅芝最近出席的活动是不是越来越多了?连网红公司的剪彩都能看到她的身影。按理说,她这个咖位的明星,应该不至于参加这种活动,可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只能拼命工作。

还有张凯丽,为了不争气的女儿,这么大年纪了还要拼命接活儿,母女俩的口碑都被拖下水。一个人的不争气,拖累了整个家庭的声誉。

娱乐圈如此,普通家庭更甚。

"爹亲娘亲,不如钞票亲",这句网友的感慨虽然刺耳,但却戳中了现实的痛点。

当孝顺变成了生意,当老人变成了工具,当家庭关系被商业利益绑架,我们是不是走得太远了?

更可怕的是,这种现象正在被合理化、普遍化。很多人觉得,老人有流量就应该利用,有价值就应该榨取,这不叫剥削,这叫"发挥余热"。

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不能只是愤怒和批判,更需要思考和行动

短期来看,类似事件肯定会越来越受关注,老年网红这个行业估计要被好好整顿一番。监管部门可能会出台相关规定,保护老年人在商业活动中的权益,至少不能再让94岁的老人顶着高温去剪彩了。

但这还不够。真正需要改变的,是我们对孝道的理解

传统的孝道强调"父母在,不远游",现代的孝道是不是应该强调"父母老,不折腾"?

老祖宗说"百善孝为先",但孝的标准是什么?是让老人有价值感,还是让老人有安全感?是满足老人的要求,还是保护老人的尊严?是顺从老人的意愿,还是为老人的健康负责?

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有一个底线:不能以爱的名义,行伤害之实

结语

在这个人人都能成为网红、人人都能带货的时代,我们似乎忘记了一个最朴素的道理:老人不是流量密码,是我们的根。

杨少华的最后一天,或许预示着一个转折的开始——我们开始重新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孝顺。

当我们老了,我们希望孩子怎样对待我们?在孝道与现实之间,你会如何选择?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场馆介绍
德云社相声大会三里屯剧场(梦回天桥剧场)是在老天桥的影响下形成的,它位于三里屯,对面雅秀市场,东邻三里屯SOHO,对外营业面积6000平米。地理位置毗邻朝外、燕莎、CBD中央商务区、使馆区,流量之大,客源...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东路4号
113、115、406、431、701路等公交三里屯站下即到
德云社三里屯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