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演员杨少华告别仪式今日举行,亲属身穿黑衣神情悲伤,儿子哭到差点晕倒被抬出场馆
更新时间:2025-07-12 00:09 浏览量:1
7月11日上午,相声表演艺术家杨少华的告别仪式在天津市第一殡仪馆正式举行。
这位享年94岁的“蔫哏”相声艺术家,在生命的最后一天还坐着轮椅参加饭店剪彩活动,几小时后便安详辞世,令人唏嘘不已。
告别仪式现场气氛沉重,亲属黑衣送别
据现场报道,杨少华的家属们身穿黑衣来到天津市第一殡仪馆,与老先生进行最后的告别。在这个肃穆庄严的场合,亲人们神情悲痛,现场不时传出痛哭声。
与普通告别仪式不同的是,杨少华的儿子杨议亲自替换了殡仪馆的主持人,拿起话筒上台发言,答谢亲朋好友的到来。
63岁的杨议在台上先对着几个方向进行三鞠躬,然后自我介绍说:“今天是杨少华先生的告别会,是老先生人生的尽头,自己是他的儿子,首先感谢大家的到来。”
据杨议在台上的发言,杨少华是一个好父亲,他的一生为这个家庭付出了太多太多。父亲在年轻的时候工资只有60多块钱,这些钱父亲全部都补贴家用,全部都付出了这个家。
在7月10日晚的送路仪式上,杨议终于表现出了最为伤心的一面。看过父亲最后一眼后,他是被人搀扶着走开的。
在另一条曝光的视频中,杨议似乎已经无法再被人搀扶走路,而是被众人抬出了灵堂,疑似伤心过度而晕倒。
据北京时间记者王易楚报道,7月11日在天津,不少市民前来殡仪馆为杨老先生送行,高喊“老爷子一路走好”。
其中一位前来参加告别仪式的市民告诉记者,她是杨少华和其子杨议十几年的粉丝,曾看过杨议的演出,上午特意赶来参加杨少华的告别仪式,“听到这个消息觉得很突然,希望他一路走好。”
送别老爷子的队伍根本看不到头,一条两分钟的视频都无法记录完整,可见杨少华老先生生前有多受大家爱戴。这样的场面充分体现了这位老艺术家在观众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相声界齐聚送别,德云社等送花圈致哀
据此前报道,7月10日杨少华家属举行了临时吊唁仪式,德云社、曹云金、何沄伟等相声演员和演出社团敬献了花圈和挽联。
郭德纲在微博发文悼念:“老爷子一路走好”,并配图杨少华生前照片及德云社敬献的花圈。
德云社的几位骨干成员也都到场表达了哀思。
高峰身穿素色衣服,表情沉重,朋友圈里写下了一段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杨少华的怀念。刘春山也特意赶到殡仪馆鞠躬送别。现场气氛既沉重又温情,每个人都是真情流露。
根据相声界的辈分关系,杨少华师从郭荣启,义父是马三立,是“宝”字辈,按照相声界“德寿宝文明”的排辈,郭德纲应该喊杨少华“师爷”,郭德纲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这样喊过。
突然离世令人震惊,生前状态良好
据北京日报记者从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李金斗处得知,相声表演艺术家杨少华于2025年7月9日在家中午休时安详逝世。
令人意外的是,7月9日上午,杨少华还参与了天津一家饭店的剪彩。
视频显示,杨少华坐着轮椅,身后有几人陪同。店家一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杨少华剪彩时状态挺好的,没看到有什么异常情况。
李金斗告诉记者,杨少华有四个儿子,孩子们都十分孝顺,他也为每个家庭都付出良多,家庭关系和睦。
据李金斗介绍,杨少华师从郭荣启,艺术经历丰富,早期以逗哏为主,后来曾给赵伟洲捧哏,一手培养了相声捧哏演员马志存,后将马志存转介给苏文茂。
“他是能逗、能捧、能演单口相声,还能参与相声剧、化装相声的全才,平时生活中也十分幽默,是深受观众喜爱的相声艺术家。”
艺术成就斐然,“蔫哏”风格独树一帜
杨少华的艺术生涯可谓辉煌灿烂。
他1932年生于北京,1944年拜郭荣启为师,在北京启明茶社说学相声。
1951年来到天津,在大明钢厂工作,在工会负责文艺宣传,后调入南开区曲艺团,成为了一名专业演员。
20世纪70年代,杨少华与马志明合作在第二届津门曲荟表演了《戒烟》、《地理图》等节目,80年代继续与马志明合作《八扇屏》等作品。
90年代初与赵伟洲搭档合作表演《枯木逢春》、《危言耸听》,创造出了在捧哏演员使“蔫哏”的独特表演手法,反响极佳。
2003年与儿子杨议合作表演对口相声《肉烂在锅里》,获第二届CCTV相声大赛一等奖。2004年起在《杨光的快乐生活》等十余部电视连续剧中饰演主角杨光的父亲杨丰年。
2018年2月15日,201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杨少华与林永健、李明启、王丽云、李琦、李成儒、杨紫、戴春荣、白凯南、李建义、张立、蒋诗萌、郭金杰等表演小品《为您服务》,87岁杨少华圆了“春晚梦”。
由于杨少华独特的表演风格,也被很多观众称为“蔫哏”相声表演艺术家。这种风格成为了相声界的一种经典表现形式,对相声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告别仪式的成功举行,不仅是对杨少华先生一生艺术成就的肯定,更体现了相声界和广大观众对这位老艺术家的深深敬意。
他的离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他留下的艺术财富将永远伴随着相声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截至发稿时,杨少华先生的后续安排仍在家属协调中,相关信息将及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