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德云社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相声泰斗杨少华逝世:用一生捧哏写就的江湖传奇

更新时间:2025-07-10 07:43  浏览量:1

2025年7月9日,相声界再失巨擘——著名表演艺术家杨少华因病逝世,享年94岁。这位以“蔫哏”风格独步曲坛的相声大师,用七十载舞台生涯诠释了“捧哏是门学问”的真谛,其艺术人生恰似一部浓缩的相声发展史。

杨少华1932年生于北京,12岁拜郭荣启为师,早年辗转天津各茶馆撂地演出。1951年进入天津轧钢一厂当工人,却始终未弃曲艺,常在工余为工友表演。1979年调入天津曲艺团,与马志明合作《戒烟》《地理图》,逐渐形成“反应慢半拍、包袱脆生”的独特风格,被同行戏称“蔫哏创始人”。

1980年代,杨少华与赵伟洲创作《枯木逢春》《危言耸听》等经典,将“蔫哏”艺术推向巅峰。两人在《枯木逢春》中塑造的“老顽童”形象,以“我想你们啦!”这句经典台词,让观众在笑声中感受晚年生活的温暖。这种“以退为进”的表演方式,开创了相声捧哏的新范式。

1990年代,杨少华与儿子杨议合作《肉烂在锅里》,成为相声界“父子档”典范。杨议回忆:“父亲总说‘捧哏要像水,托着逗哏的船’,这种艺术理念影响了我一生。”2003年,71岁的杨少华以《肉烂在锅里》获央视相声大赛一等奖,创下最高龄获奖纪录。

生活中的杨少华同样充满传奇色彩。他爱抽中南海香烟、喝高沫茶,常把“嘛钱不钱的,乐呵乐呵得了”挂在嘴边。这种“市井智慧”被他融入表演,在《如此办学》中,他饰演的“杨校长”用天津话念叨“学费可以拖,作业不能拖”,让观众在笑声中看到教育乱象的荒诞。

杨少华逝世后,姜昆撰文称其“用一生诠释了‘捧哏如水’的境界”,郭德纲在德云社封箱演出中率众弟子三鞠躬致哀。曲艺理论家崔琦评价:“杨少华的‘蔫哏’不是消极被动,而是以静制动,这种表演哲学对当代相声创新仍有启示。”

当杨少华的遗像前摆上他最爱的高沫茶和中南海香烟时,这位相声江湖的“蔫哏宗师”已化作一段传奇。他用七十载春秋证明:真正的艺术大师,往往在看似“蔫”的姿态中,藏着最坚韧的生命力。

场馆介绍
德云社相声大会三里屯剧场(梦回天桥剧场)是在老天桥的影响下形成的,它位于三里屯,对面雅秀市场,东邻三里屯SOHO,对外营业面积6000平米。地理位置毗邻朝外、燕莎、CBD中央商务区、使馆区,流量之大,客源...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东路4号
113、115、406、431、701路等公交三里屯站下即到
德云社三里屯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