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德云社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痛心!相声大师杨少华去世,生前瘦骨嶙峋,被子孙榨干最后一滴血

更新时间:2025-07-10 03:00  浏览量:1

文 | 古书奇谭

编辑 | 古书奇谭

“文内所有信息皆出自权威媒体”

一位94岁高龄的老人,瘦骨嶙峋坐在轮椅上,眼神涣散,嘴巴无法闭合,被推着出现在一家婚庆店的开业典礼上,这位老人就是中国相声界泰斗杨少华。

就在他去世前一天,还在为家族晚辈“带货”,颤抖的双手艰难地比出个大拇指,沙哑的声音从喉咙挤出个“地道”二字。

这样的画面让无数网友看得揪心不已,一个为子女奋斗一生的父亲,怎么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沦为了赚钱工具?而这种晚景,难道是所有老艺术家的宿命吗?

在北京的贫民窟里,1931年,一个叫杨少华的孩子出生了,那时候谁也想不到,这个出身寒微的小男孩,日后会成为中国相声界的一代宗师。

人生啊,就是这么神奇,有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杨少华12岁那年被介绍到西单商场当学徒,学修理皮鞋,这份工作虽然辛苦,但鞋店旁边有个启明茶社,每天传出阵阵欢笑声,好奇的小少华常常溜过去听相声,渐渐地对这门艺术着了迷。

为了这份爱好,他甚至把正经工作给丢了,因为总是跑去听相声,被鞋店师傅给辞退了,没想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相声演员常宝霆的劝导下,杨少华拜启明茶社的郭荣启为师,正式开始学习相声。

命运这东西,真是说不准,18岁的杨少华来到天津,在一家轧钢厂当起了钳工,这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北京小伙子,凭着自己的相声才艺,很快成了工厂工会的文艺骨干,后来又被调入南开区曲艺团,摇身一变成了专业相声演员。

按照现在的话说,这就是爱好变职业,副业变主业,不过杨少华的这条路可不好走,他得从基层一步步爬上来,文革后,他调入天津市曲艺团,曾为相声大师马三立捧哏。

20世纪70年代,又开始为马三立的儿子马志明捧哏,共同创作了《戒烟》《地理图》等经典相声节目。

捧哏其实比逗哏难,逗哏演员有台词,有包袱,但捧哏要在恰当的时机说恰当的话,既不能抢戏,又要让逗哏的包袱更加出彩,而杨少华在这方面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蔫哏”。

这种看似慢半拍却恰到好处的捧哏风格,让他在相声界独树一帜,90年代初,杨少华改与赵伟洲搭档,合作表演了《枯木逢春》《危言耸听》《最佳顾客》等作品,他的艺术造诣达到了新高度。

有意思的是,杨少华真正走进大众视野,是在他古稀之年,2004年,已经73岁的他与儿子杨议联合主演了电视剧《杨光的快乐生活》,在剧中饰演主角杨光的父亲杨丰年。

尽管年纪已高,但杨少华依然生动地演绎了这个有点倔、有点贫、又热心肠的天津老头,那时候的杨少华,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一点也不像个七十多岁的老人。

随后十几年里,杨少华、杨议父子二人又陆续拍摄了“杨光”系列共十部电视剧,这个角色让他家喻户晓,2013年,杨少华还首次涉足大银幕,主演了电影版《杨光的快乐生活》。

2018年,87岁高龄的杨少华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与林永健、李明启等表演小品《为您服务》,终于圆了自己的“春晚梦”,同年,他和儿子杨议创办的杨光相声社正式开张,旨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让老百姓听得起相声”。

杨少华的一生,不断在创新与传承之间寻找平衡,从最初的为名家捧哏,到后来的自成一派,从相声舞台到电视荧屏,从艺术表演到文化传承,他的人生轨迹印证了那句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不得不说,杨少华能在相声这条路上走这么远,真是太了不起了,要知道,相声这门艺术,讲究的是“说、学、逗、唱”四门功课,没有几十年的苦功夫,根本就吃不了这碗饭,而杨少华不仅吃了这碗饭,还吃得风生水起,成为了行业的领军人物。

人这辈子啊,有顺境有逆境,年轻的时候拼死拼活,为的就是老了能歇歇,享享清福,可是杨少华老爷子这一生,也算是大起大落,真正尝尽了人间百味。

年纪大了,照理说该是儿孙绕膝、含饴弄孙的时候了,。可谁曾想,他老人家94岁高龄还得东奔西跑,为儿子们卖力气,这事儿说出来,真让人唏嘘不已。

杨少华一共有五个儿子,老大杨威、义子杨进明、老三杨伦、老四杨健,还有最小的儿子杨议,按说五个儿子,轮流照顾老父亲,每人负责一小段时间,老爷子晚年生活应该无忧才对。

现实却是,近年来杨少华一直跟三儿子杨伦住在一起,表面看起来是个不错的安排,毕竟杨伦曾做过厨师,会做饭,能更好地照顾老人家的饮食起居,但事实的另一面却让人心酸,杨伦经常让父亲参与他的直播带货活动。

你们能想象吗?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每天被要求对着手机镜头说这个好吃那个好用,网友们统计过,最少的时候杨少华一天要拍两三个视频,一般是四五条,多的时候一天甚至拍摄八条广告视频。

这哪是在照顾老人啊,简直是在压榨他最后一点力气,每条视频都有好几分钟长,再加上失败的尝试,需要反复拍摄,这对一个90多岁的老人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消耗。

更让人揪心的是,杨少华被要求为各种产品代言,从淀粉肠、麻酱鸡蛋到面包等各种食品,大多都不适合老年人食用,既没营养,又不好消化,视频里的老人,常常是一脸茫然,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却还得按照儿子的要求做出各种反应。

2023年7月,91岁的杨少华因为血压太高住院治疗,那时候的他就已经十分虚弱,骨瘦如柴了,在视频中,他感慨道哪有比一家人健健康康更重要的事情呢,自己也努努力,少给他们添麻烦,争取再多活上几年。

听听,这是什么话啊。一个为子女奉献一生的父亲,到了晚年不但不能享受子女的孝敬,反而还要担心自己“添麻烦”,这得多心酸啊。

而最近,杨少华的身体状况明显走下坡路,网友们注意到,他的体重急剧下降,从原本的身材到现在的“皮包骨头”,变化太大了,视频中的他,面部表情呆滞,对周围的谈话毫无反应;眼睛茫然地看向前方,嘴巴一直张着无法闭合,似乎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面部肌肉。

他甚至无法自己走路,上下台阶都需要两个人搀扶,上车也成了一项困难的任务,就是这样一个需要精心照料的老人,却还被频繁地推到公众面前,参加各种商业活动。

7月9日,有网友发布了一段视频,显示94岁的杨少华出现在一家婚庆店的开业典礼上,他已经无法站立,只能坐在轮椅上,被人推着四处走动,网友们看到这一幕,纷纷表示心疼,老爷子都瘦成这样了,儿子还把他推出来商演,可真是“孝顺”啊。

而就在这段视频被发布后不久,杨少华就离开了人世,人生的最后一刻,他还在为儿子们工作,这是何等的悲哀!

其实,杨少华一生为了儿子们付出太多了,他为了支持儿子们的事业和生活,在58岁高龄时办理了病退,开始了“北漂”生活,多年的辛苦经营,最终为四个儿子都买了房子,安排他们成家立业。

可现实却是,杨少华成了儿子们的“摇钱树”,。尤其是他最小的儿子杨议,靠着父亲的名气和资源,在相声界站稳了脚跟,还进军影视圈,拍了一系列《杨光的快乐生活》,赚得盆满钵满。

当然,也有人为杨议辩护,说他其实是真正的孝顺,懂老年人的心理,知道父亲需要什么,用心呵护父亲的晚年,让父亲开心,尽享夕阳红的快乐,他带着父亲出来活动,是不想让老人家整天闷在家里,给他创造社交的机会。

不管怎么说,对于杨少华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艺术家来说,晚年生活本应该更加安逸舒适。他用一生的努力为中国相声艺术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独特的“蔫哏”风格,塑造了一个个深入人心的角色形象。

杨少华的离世,不仅是相声界的损失,也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我们是否忽略了最基本的人文关怀?一个艺术家的尊严,不应该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被如此消耗,一个老人的晚年生活,究竟应该是怎样的?

杨少华的一生,从贫民窟走出的少年,到相声界的泰斗级人物,再到晚年被推上各种商业活动的舞台,折射出了艺术家的辉煌与无奈。

愿杨少华一路走好,也愿我们的社会能从他的故事中汲取教训,让每一位老人、每一位艺术家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爱。相声艺术永存,大师精神长青。

场馆介绍
德云社相声大会三里屯剧场(梦回天桥剧场)是在老天桥的影响下形成的,它位于三里屯,对面雅秀市场,东邻三里屯SOHO,对外营业面积6000平米。地理位置毗邻朝外、燕莎、CBD中央商务区、使馆区,流量之大,客源...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东路4号
113、115、406、431、701路等公交三里屯站下即到
德云社三里屯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