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牌”香烟从无到有,马季相声如何改变了它的命运?
更新时间:2025-07-09 23:38 浏览量:1
每当临近过年时,都有人提起春晚,尤其是过去那些有年代感的春晚。
1984年是央视举办的第二届春晚,作为相声界的大拿,马季凭借一段《宇宙牌香烟》再度成为焦点,没想到不久之后,市面上还真的出现了名为“宇宙”的香烟,经过岁月的洗礼,这款香烟早就烟消云散了。
“宇宙”因春晚而起
在1984年之前,没有人听说过“宇宙”香烟,估计马季都没想到,剧本中的香烟品牌竟然能风靡至全国。
一切的一切,还要从那场相声说起。
登台时,马季扮演的角色是一位来自烟厂的推销员,正在向广大观众大吹特吹自己的产品,深刻抓住了市场的三个“痛点”:年轻人要找对象、学生要考大学、全国人民要过年。
没有网购的时代,很多人都是电话购物,马季留下的电话是“一推六二五,不管三七二十一。”
话里话外都是在讽刺时代背景中的虚假宣传乱象,“宇宙,宇宙,香烟新秀”的广告词也在人们的耳中挥之不去。
春晚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只要上了春晚,就必定会在全国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更不用说马季这种本就魅力无限的大师级人物了。
观众们图一乐,听了就过去了,可有人却动了脑筋。
东北穆棱卷烟厂第一时间开始追逐“流量热点”,短暂开会讨论后就决定去生产“宇宙”牌香烟。
考虑到卷烟厂好歹也是个正规单位,创造一个香烟品牌也得名正言顺,烟厂厂长便指派办公室主任齐向前前去北京拜访马季,看看这件事到底能不能行。
厂长的考虑是非常周到的:既要保证马季同意这件事,还得让他在1985年的春晚中再谈“宇宙”牌,以此来加深这款香烟在全国人民心中的份量,最起码能记住个名字。
想要找马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齐向前从北京一路追到南京,才终于面对面。
那会,主任心中也有些忐忑,“蹭热度”本身就是个贬义词,马季讽刺的就是虚假宣传,所以才创造出这么个夸大的烟标,这下厂子里真的要去做了,要马季怎么想?
没想到,马季却一脸笑容地说:“好啊,我赞赏你们的胆识。”
就在齐向前有点摸不着头脑时,马季接着解释道:“我说的相声只是为了抨击时弊,你们却能反其道行之,果然搞出个‘真品’来。”
马季点了头,齐向前才与他商量起烟标的构思细节。
好在齐主任准备充分,对马季问到的问题全部作了解答,还特意掏出了已经准备好的样品,请马季先行品尝。
马季抽了一口连连点头:“果然是好烟,这烟非常有特色,看起来这个推销员我是当定了,下年的春晚,我还要给它恢复名誉呢。”
1985年的春晚,堪称是香烟届最为著名的广告。
这次,马季在现场当着众人的面,真的把“宇宙”牌香烟给掏出来了,现场观众和散落在全国各地电视机前的观众同样吃惊:什么?原来真的还有这款香烟。
广告词能走在产品前面的,还真是罕见。
有了马季这一手,“宇宙”瞬间就火了,黑龙江的香烟第一次走向全国,还是在极短的时间之内,这本就令人万分吃惊。
齐向前本来还给马季送了两条“宇宙”牌香烟的样品,当天在春晚后台就被其他演职人员“抢”了去了,进一步加快了“宇宙”牌香烟的知名度。
这款烟火遍全国,马季自然是当之无愧的推动者,但却不能忽视烟厂的努力。
质量永远是一款香烟的灵魂,靠宣传走红的香烟可能在短时间内声名大噪,基本没法一直红下去,烟民都是有自己的感知力的。
马季点头“宇宙”牌问世,起初也是他亲自品尝过的,若非质量过关,他肯定不愿自砸招牌。
“宇宙”牌还有一大特点:烟标足够独特。
烟标作为产品的标志,代表着一款香烟的质量与技术水平,过往无数成功的案例摆在眼前:良好的商标应该是文字、图案、符号的最优组合,艺术性与实用性缺一不可。
暗褐色底板上,一颗卫星正在围绕地球转圈,几颗星星与“宇宙”两个字融为一体,这种构思精巧又奇妙,甚至连这些元素都从未出现在烟标之上。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烟草行业百家争鸣的黄金年代,各类香烟都有着一定竞争力,“宇宙”的外观设计使得它很难被埋没,消费者走进商店,一眼就能看到“宇宙”牌。
更为难能可贵的一点是:“宇宙”一直在与时俱进,从未因销量高、口碑好而停止脚步,这同样对产品生命力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
“宇宙”席卷全国最初,定价只有5角钱,这是考虑到广大烟民的消费水平来定的。
几年过去,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明显提高,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又是日新月异的,穆棱卷烟厂便向有着先进生产、经营技术的上海卷烟厂、昆明卷烟厂等地学习,通过改造产品、提高质量的方式不断进步。
这样的做法,既维护了“宇宙”的声誉,也对扩大销量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
马季一直火,“宇宙”就一直火。
1997年是穆棱卷烟厂20周年庆典,工厂为了感谢马季给“宇宙”带来的成功,特意建起一座“宇宙登峰”纪念塔,马季也来到现场。
他说:“这12年来,我随时就像是关心自己的事业那般,关心着‘宇宙’的生产信息,默默祝福着‘宇宙’的发展壮大,文艺工作者就是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此次,他洋洋洒洒写下四个字:宇宙情怀。
不曾想,风靡一时的“宇宙”也有没落的那一天,竟然还来得如此之快。
“宇宙”陨落
如果说“宇宙”崛起是东北卷烟工业的幸运,那么“宇宙”消失便是东北工业转身后的无奈。
这从对消费市场的分析中就能窥见一二。
马季带火“宇宙”的八十年代,正好是中国商品经济快速起步的时代,一包耳熟能详的香烟品牌就是面子的象征,正好,“宇宙”被冠以“考试顺利、恋爱成功、家庭幸福”的蕴意。
趁着这股东风,才有了家喻户晓的“白宇宙”、“红宇宙”等诸多产品。
再加上“宇宙”系列一直在推陈出新,产品力一直跟得上,从5角钱涨到后来的2元、3元也是能被消费者接受的。
特别是在东北地区的年轻人群体中,牛仔裤、磁带再加一包“宇宙”就是年轻人追求时尚的标配,使得“宇宙”一直能牢牢占据市场份额。
九十年代开始,卷烟行业渐渐发生了变化,厂子重组已是必然,一款香烟根本带不动一整个集团。
全国的烟草企业都在明争暗斗,都知道整合意味着什么,当时“宇宙”是红火,可南方还有“玉溪”、东方有“中华”,这些烟草品牌哪个不是名声大噪?
烟草行业的根本拼的是持续竞争力,而不是创新。
穆棱卷烟厂曾是牡丹江市的纳税大户,可和云南、上海这些地区的卷烟厂比起来,还是要逊色很多。
因为烟草大厂早已通过进口设备完成了技术革新,使得卷烟生产集中度大幅度提高,规模小一些的厂子就连花钱买一套这样的设备都很困难,长久下来是坚持不住的。
这是一种历史趋势,靠讲故事是无法维持生命力的。
穆棱卷烟厂早就意识到这种趋势了,他们也眼睁睁看着全国上百家烟厂走向关停,东北过去是制烟工业的领头羊,但在这波趋势面前,却没有任何一个烟厂看到像红塔集团那样的希望。
这种背景下,肯定是要把力量汇聚起来的。
2003年,穆棱卷烟厂结束了自己的使命,由哈尔滨卷烟总厂统一管理,至此“宇宙”牌便逐渐停产。
“宇宙”是一直在学习,依旧没有跟上技术迭代,曾经新潮的烟盒,也在新世纪来临后黯然失色。
消费市场在升级,越来越多中高档烟横空出世,使得“宇宙”渐渐沦落为低档烟序列。
随着其他省份的香烟快速占据市场,东北过往还算辉煌的卷烟厂反应也算快,他们没有盲目追逐拿出一款香烟去竞争,而是直接走向代工之路。
比如在2009年,红塔集团就在东北成立了营销中心;湖北中烟、福建中烟纷纷到来。
这些生意已经足够让这些老牌卷烟厂维持运转了,但这种选择的背后,更多的则是一种无奈。
能在上世纪末诞生一款“宇宙”香烟,就足以证明东北卷烟工业的强大,从构思到火遍全国无非也就一年时间,这是南方那些大厂都难以做到的事情。
生产端是极为重要的,全国每年都有几千亿支香烟需要制作,南方的卷烟厂根本无力生产数量规模如此庞大的香烟,只能交给东北。
东北有底子在,其他烟草集团都看得到,市场经济本该如此。
“宇宙”的没落确实可惜,尤其是对于很多东北老烟民来说,这款香烟承载着一段时代记忆,同时也象征着东北卷烟工业名声上的辉煌过往,它能够证明:东北有好烟,更有做出好烟的基础。
不少烟民都有抽本土烟的习惯:江苏人认苏烟、浙江人认利群。
东北烟民当然希望“宇宙”能够继续发扬壮大下去,因为它的过往最令人自豪,那是全国人民共同见证的。
结合2022年左右的数据来看,卷烟销量排名中,拔得头筹的依然是云南,甚至都把排名第二、第三的湖南与河南甩出去很远,在这种巨大的竞争力下,今后将很少能看到新品香烟问世了。
老烟民们看重的又不是新颖的包装,还得是熟悉的口感。
如果未来有一天“宇宙”真的复出了,同样只可能是一阵风的事情。
“宇宙”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能抓住机遇,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成功,想要它延续辉煌长达40多年,本身也不现实。
时至今日,网络上依然有很多讨论“宇宙”牌香烟的生因,那两年的相声也是永恒经典,马季带来了“宇宙”,如今马季与“宇宙”一同远去了。
《穆棱卷烟厂志》 穆棱卷烟厂
浅析商标策略——从“宇宙牌”香烟谈起 刘晓君 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