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相声非遗传承人成立工作室 办曲艺沙龙 全国仅此一家 任重道远
更新时间:2025-10-19 12:46 浏览量:3
昨天下午,常宝丰非遗工作室在天津揭牌。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缩写。今年3月,常宝丰被评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证书
常宝丰是常氏相声第二代传人。他自幼跟随父亲常连安,兄长常宝堃、常宝霖、常宝霆学习相声。1958年,常宝丰进入天津市曲艺团曲艺少年训练队,得到郭荣起、张寿臣、张庆森、赵佩茹等相声前辈的亲传。1985年,常宝丰拜马三立为师。常宝丰的代表作有《对坐数来宝》、《打砂锅》、《并非讽刺裁判》等。《并非讽刺裁判》荣获1984年全国相声评比二等奖。
冯巩、姜昆、李金斗、石富宽、李伟建、刘俊杰、郑健、戴志诚、李嘉存、张大礼、刘彤、何沄伟、应宁、王玥波等众多相声同行发来视频,向常宝丰表示祝贺。
中国曲协前主席姜昆在视频里说:“天津是我们相声艺术的发祥地,希望您(常宝丰)非遗传承工作室能够为相声的继续繁荣贡献出力量,促进发展。”
视频截图,萧陶合成
中国曲协主席冯巩说:“宝丰老师不仅是我相声的良师,更是我工厂的师傅,多年的相处让我受益匪浅。”
1969年,常宝丰从广州军区空政文工团转业回天津,被分配到天津纺织机械厂(简称“纺机”)。1974年,冯巩考入纺机技校,毕业后进入纺机当钳工。这就是冯巩说常宝丰是他工厂的师傅的原因。这里萧陶多说一句,1980年常宝丰调入天津市曲艺团,冯巩也于同年调入铁路文工团,四年后进入广播说唱团。
李少杰和常宝丰为工作室揭牌
参加昨天揭牌仪式的有李少杰、马小川、于浩以及西河大鼓名家杨雅琴等天津曲艺界人士。李少杰是快板书创始人李润杰的儿子,马小川是相声泰斗马三立的孙子,于浩是天津恢复相声茶馆演出第一人于宝林的儿子。
萧陶注意到“常宝丰非遗工作室”牌匾上有“长春社”三个字。常宝丰的父亲常连安于1938年在北京创办启明茶社,其班社就叫长春社。重办长春社,目的应该只有一个,那就是传承。揭牌仪式现场还摆放着常宝丰所著的《我的父亲常连安》一书。除此之外,还有孙福海所著的两本书——《嘛叫天津人》《乾隆拜蓟州》。
据萧陶了解,常宝丰非遗工作室成立后,将定期举办曲艺沙龙。曲艺沙龙不同于相声园子,它是同行和相声爱好者以及观众听众相互交流的场所,也是辅导学生的园地。常宝丰把曲艺沙龙的活动总结概括成16个字:“你问我答,你学我讲,你演我评,你逗我捧”。据常宝丰介绍,他将邀请京津两地的相声名家来曲艺沙龙做客。
左起:李少杰、杨雅琴、常宝丰和于浩
对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国家有一要求,培养后继人才。常宝丰不光自己教学生,还要带动更多的同行来曲艺沙龙传道授业,提携后辈。
迄今为止,相声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一共有5人,分别是第三批(2009年)的常宝霆,第四批(2012年)的姜昆,第五批(2018年)的马志明,第六批(2025年)的赵炎和常宝丰。常宝霆于2015年因病去世,目前健在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有4人,成立非遗工作室的只有常宝丰一人。常宝丰带了个好头,但任重道远。
国家每年都会给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一定的传习补助,但单靠这点补助肯定无法维持工作室的日常开销,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最后,萧陶以冯巩祝贺视频里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束语:“愿相声非遗工作室为相声的传承、创新、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