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于谦聚会照被晒,与人碰杯,家属有参与,没演出状态仍很好
更新时间:2025-10-18 00:06 浏览量:4
于谦最近有点“忙到飞起”的意思。
一边是郭德纲监制的《粉墨江湖》在天津悄悄开机,他不但主演,还挂了个“艺术指导”的名头;一边抖音直播间里,“谦酒”单场干到2000万,观众800万,顺手把相声包袱当优惠券扔出去,居然没人嫌广告硬。
马场那边更夸张,昌平区刚批下来的文件写着:60亩变200亩,3A景区,8块标准马场,年接待50万人次——从“于谦爱小动物”到“于谦收门票”,中间只差一张盖章纸。
有人纳闷:他不是说“喝酒养生”吗,怎么突然卷成这样?
其实细看行程就明白,10到11月排了6场专场,乌鲁木齐站前还被拍到去医院做体检,工作室回应得挺老实:请了专业团队盯着吃饭睡觉。
换句话说,酒还喝,只不过把“养”字从“养生”换成了“养团队”。
影视这条线更值得一掰。
德云社同时开拍两部片,他一部没演,一部直接操盘,策略简单:不站台就监制,不站台就监制——像极了老郭当年把相声剧场搬进商场,于谦如今把电影班子当马场一样扩。
区别是,马场真能跑马,电影能不能跑票房,得看观众买不买“相声式剪辑”的账。
直播那套“相声带货”看着热闹,说白了就是把捧逗节奏套在商品上:三翻四抖,价签一亮,包袱一收,观众还没反应过来,库存已经清零。800万人围观,一半是听段子,一半是抢酒,平台算法最喜欢这种“停留+成交”双高样本,GMV不涨才怪。
最有趣的是,他越玩越大,却越说越松。
被问马场升级,他眯着眼:“就是给马多找几个伴。
”被问票房预期,他挠挠头:“先让片子活着。
”这种“不认真”的口气,反而把商业蓝图盖得严丝合缝——观众吃相声的幽默,资本吃相声的转化率,政府吃文旅的KPI,各取各的,他只管在中间递缰绳。
有人担心身体,他倒看得开:体检报告比段子好写,真出毛病,就把酒换成葡萄味矿泉水,反正观众要的是那股“松弛”,不是那口酒精。
听来像玩笑,可回头一想,从60亩到200亩,从老师好到粉墨江湖,从0到2000万,每一步都踩在“松弛”的节奏点上,一点没乱。
接下来还能怎么玩?
据说他在马场边空出一块地,说要搭个小剧场,让观众看完马直接看相声,看完相声直接回帐篷数星星。
听起来像童话,可昌平区已经批了露营资质。
要是真成了,夜里草原上风一吹,帐篷外是马打喷嚏,帐篷里是观众笑出眼泪,那画面,比任何票房数字都野。
故事讲到这儿,也懒得总结。
反正于谦早就说过:人生就是一场大型捧哏,有人负责逗,有人负责翻包袱,他负责把节奏拖得刚刚好,让你以为他什么都没干,其实该收的,一分没少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