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孟鹤堂厦门商演,返场大合影,师哥在C位,云鹤九霄全来了
更新时间:2025-10-08 00:59 浏览量:2
“C位说让就让,流量说低头就低头,德云社这波操作到底在图啥?”
10月5号厦门,孟鹤堂周九良体育馆专场爆满,返场合影时俩人把正中间空出来,一把把陶阳推过去。照片一出,热搜直接爆了,网友吵成两派:一派感动“老规矩没丢”,一派冷笑“作秀罢了”。我盯着那张图看了半天,脑子里只剩一句:这年头,连站中间都得讲辈分,流量到底算不算硬通货?
——“让个座儿简单,让C位是真服。”
我旁边坐的是个穿汉服的小姑娘,望远镜就没放下过。演出完她嗷嗷哭,说孟鹤堂弯腰九十度那一下“像给青春鞠了个躬”。我原本觉得夸张,可回家路上刷到陶阳被让到中间那张,忽然懂了:小姑娘哭的不是相声,是有人把“老礼儿”搬到她眼前,还让她拍到了。那一刻,手机里的偶像不再是数据堆出来的纸片人,是活生生“讲规矩”的师兄。
可规矩真这么甜吗?后台出口,我堵到李鹤彪抽烟,问他:“彪哥,您下次也想站中间?”他咧嘴乐:“站哪都得卖票,站偏了还省得吸二手烟。”一句话把“辈分”拉回地面:让是情分,不让是本分,票房才是生死。德云社把“云鹤九霄”全撒出来,就是给观众一颗定心丸——票贵也值,一次看全家谱。陶阳往中间一站,京剧神童的光环先替孟周挡一半“凭什么这么贵”的质疑,算盘珠子蹦我一脸。
再说让C位本身,其实风险不小。去年某流量演唱会,小鲜肉把前辈挤到边边,被骂三天三夜;这回反着来,照样有人挑刺“演得比谁都精”。我翻评论区,最高赞是:“真尊敬台下就鞠躬了,台上让位是给镜头看。”话糙理不糙,可转念一想,要是他们没让,今天的热搜可能就是“德云社飘了,师哥靠边”。横竖都是骂,不如选个老派安全牌,还能把“德”字先焊死,舆论先赢一局,何乐而不为?
更深一层,德云社压根没想“复制”下一对孟周。后台小黑板写着“今天不准学孟鹤堂”,逗乐却也真心——相声这行,一人一味,强扭的瓜不仅不甜,还容易砸招牌。郭老板心里门儿清:卖票靠招牌,招牌靠人,人靠命。于是把徒弟全扔市场,小园子、综艺、直播,能淹的淹,能浮的浮,活下来的再谈“艺术家”。让C位只是大浪淘沙后的“附加题”,答对了加分,答错也不至于赶下海,规矩与流量两手抓,老郭稳得一批。
看完专场我连夜去吃了沙茶面,店里电视正放重播,老板边下面边嘟囔:“以前讲辈分是怕砸饭碗,现在讲辈分是怕砸手机。”一句话把我逗乐——可不是嘛,过去师父一句话就能让你永不上台,现在网友一条弹幕就能让你掉代言。时代换了战场,规矩却换汤不换药,C位让来让去,说到底都是给自己买平安保险。
所以,别急着感动,也别忙着嘲讽。让中间那一小步,是德云社给流量时代交的“保护费”:既告诉老观众“根儿没烂”,又告诉新粉丝“我们不止会搞笑”。至于真诚有多少,算盘打多响,外人永远算不清。能看清的只有一条——票房绿灯亮起时,谁站中间都得先鞠躬,再抬头,把笑料塞进麦克风,让观众觉得票价值了。那一刻,规矩也好,流量也罢,通通化成掌声,啪一下砸在台上,比任何站位都来得实在。
C位可以空出来,话筒永远得有人拿,拿稳了才算角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