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马爷一巴掌,狠狠打了相声同行的脸,“是郭德纲带火了相声”
更新时间:2025-10-02 01:35 浏览量:2
少马爷马志明的一番坦诚直言,恰似一记响亮耳光,狠狠打了相声同行的脸。少马在谈及郭德纲时候,突然打了自己一耳光,说自己不如郭德纲,这声 “耳光” 打出了大师风范。
相声界敢当众承认自己不如郭德纲的,估计没有几人,唯独少马爷直言不讳。谈及对郭德纲的最初印象,马志明表示早在80年代就认识郭德纲,06年郭德纲回天津举办省亲专场,少马还到场为他站台,让少马爷尤为感慨的是:“郭德纲听完前辈的相声从不是听过就算,而是真的刻进脑子里,这一点我自愧不如。”
少马以自身为例感慨:“我们那代人赶上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声的黄金期,听过的段子最多,但进了专业院团后,到底掌握了多少、创新了多少?心气儿早就磨没了。” 经历过相声的辉煌与低谷,马志明坦言自己不如郭德纲 ——“我没有他那种为相声拼命的劲头”,更直言 “是郭德纲把相声从低谷拉回了辉煌”。
出身相声世家、父亲是泰斗马三立的少马爷,在相声界堪称清流:不趋炎附势,不捧高踩低,好坏分明。这份对郭德纲的认可,来得直接坦率。而早在 2004 年郭德纲拜师侯耀文的仪式上,师父就已点破他的价值。
那是在北京都王食府的收徒现场,引师常贵田、保师石富宽、代师师胜杰悉数到场,同行们多是冲着侯耀文的面子而来。侯耀文却当众直言相声界的断层危机:“能成角的都四十多岁了,二三十岁有出息的几乎没有。” 话锋一转,他盛赞三十出头的郭德纲:“他会的传统相声比多数年轻人多得多,先天条件比当下许多成名艺术家还好得多!” 这番话既是回应质疑,更是表明心志:“我收郭德纲不是为个人,是为整个相声界的未来。”
彼时郭德纲在北京登台,因未正式拜师、抖包袱方式突破传统,遭不少同行排挤。侯耀文却力排众议收他为徒,面对质疑更主动解释:“他经营班社时人少,观众要新鲜段子,倒逼他天天出新活,这是环境造就的本事。” 他还戳破行业痛点:“有些专业院团的人,一个月演不了一回,三年不换段子;我徒弟演出机会多,自然会的多。”
事实证明侯耀文没有看走眼。如今的郭德纲不仅将相声带向新高度,更扛起了传统艺术传承的重担。正如栾云平在台上抖的包袱所言:“郭老师的头衔能凑齐‘六位领导’”—— 这些头衔背后,是实打实的责任。
2024 年 10 月 18 日,郭德纲当选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并非虚名。他凭借多年海外巡演经验,推动相声、京剧等走出国门:2025 年德云社巡演覆盖南非、新加坡,麒麟剧社、德云鼓曲社也同步开启海外演出。更值得称道的是,他于 2025 年 1 月发起成立中华文化促进会传统演艺工作委员会,亲自担任会长,邀马志明任艺术顾问、于谦任艺术总监、高峰任秘书长,还请出曲艺界老前辈登台,全力阻止传统艺术消亡。
身为京剧麒派艺术专业委员会会长,郭德纲拜师麒派名家赵麟童后,更是直言:“弟子们想排戏,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这份底气源于他的投入 ——2016 年创立的麒麟剧社,最初靠他贴钱维持,如今不仅复排多部孤本大戏,徒弟陶阳也已能独当一面。而 2019 年成立的太平剧社,因疫情停演后,也在他推动下于 2025 年 7 月复演,七八十岁的老艺人登台献艺,台下年轻观众占比极高,成了文化传承的生动见证。
网友盛赞:“郭老师这是做了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这份赞誉,恰是对他 “没有传统何来创新” 理念的最佳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