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德云社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民革是什么组织?与国民党有关系吗?副主席为何是相声演员冯巩?

更新时间:2025-09-06 01:17  浏览量:1

刚听说民革组织的时候,我脑子里直接跳出“国民党”三个字,要不是朋友跟我闲聊这事,我还以为这是哪个历史博物馆开的展览活动。可细细琢磨,人家“民革”还真不是一般的“国民党”,而是大陆八大民主党派之一。说起来挺有意思,现在这年头,不管哪个圈子,总有点过去的影子,却又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新东西。

咱们常说“国民党”,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辛亥革命、北伐、或者电视里那一帮穿军装的角色。但民革这头儿,跟它的“国民党”姓氏关系就没那么简单。民革,全名“中华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名字里头还保留“国民党”几个字,听着沾点历史旧账的味儿,但实际它是1948年在香港成立的。创党那些人,可不是蒋介石那一班,反而是国民党里头有理想、有志气,又看不下去老蒋独裁的民主派,比如李济深、宋庆龄、何香凝这些老资格人物。那年新旧势力在香港碰头,盯着改变点什么,才拉起了民革这个摊子,直接把和蒋介石主流队伍彻底撇清了。

其实往深里说,民革的诞生带着一股子“反叛”劲儿。1947年国民党一连串军事失利,风头不再,说实话,党内的气氛就像下雨天,谁心里都憋着股劲。那些还想坚持三民主义、盼着社会变一变的老党员,对蒋介石的那套“家天下”已经失望透顶。民革跟民联、民促等组织在香港合伙搞起了这个新党,不光是要跟独裁说再见,还想保住孙中山那点革命念头。所以,“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这个名字用到今天,多少像是老一辈人给后代留道门,不愿意让那段梦想彻底断了。但民革和1949年跑到台湾的国民党,其实已是各过各的,再难有什么瓜葛。

再说了,自打民革成立开始,这组织就也是个“革命同路人”,而不是酸酸溜溜的“反对派”。建国前的政协大会,他们就散发过不少声音,还一起制定了《共同纲领》。新中国成立后,民革摇身变成参与政务的民主党派,专门在全国两会政协做提案、议政,有点像社会的“智囊团”。如今,全国三十来个省市都有民革的分支,发展到十几万人,听着挺壮观,但其实这组织还真不是谁都能进。

你要真想当民革会员,光靠一腔热血可不行。首要条件是政治立场要“正”,必须坦荡荡支持中国共产党,还得认同民革自己的章程,不给添乱。更关键的是,这组织特别看重知识分子背景,什么副高级职称、大学本科啥的,最好还有点行业影响力。普通人递一份申请,说白了九成也够不上标准——民革想招的是那种能说能做、又能影响一票人的中上层人士。而且他们看亲缘关系还挺重,家里有国民党或民革背景的,或者跟台湾那边有些社会联系,那可是硬性加分项。有不少人是走“家族光环”路线进来的,历史关系说不清,剩下一口老字号就给加了砝码。

说到这,我觉得冯巩的故事特别有意思。大伙儿都知道他是相声圈里的一把好手,但有些人不晓得,冯巩家里祖上传是“大人物”——他的曾祖父冯国璋,民国时期当过代总统,妥妥的是国民党旧派高层。按民革那套条件,冯巩可说是“天生契合”。2000年,他正式加入民革,后来又在2005年入了共产党。这里插一句,民革和共产党双党籍,这事其实挺少见,因为政策上要求“先入民主党派、后入共产党”的,一般也只有达到一定政务高度才准许。当时不少老朋友开玩笑,说冯巩这是“身份双保险”,不过这背后其实也反映出民革对传统家族流派有种特殊情结。

再看冯巩后来的履历,不光在民革里一路升到副主席,还在全国政协和文联当要员。有人觉得一个说相声的能做到这一层,有点不可思议。但换个角度看,他的影响力远不止娱乐圈。2008年那个春晚的“我想死你们了”,其实不少民革老会员都拿这事来“自豪”——说自家有冯巩这样的代表,挺有脸面。不过圈里也流传,冯巩平时办事一丝不苟,跟舞台上的形象完全两样,在议政会上常常为文艺行业发声,对业界困境、青年演员发展绝对动真情。有人打趣说,冯巩提案的风格就像他的相声——有点调侃,也有点锋芒,不会套公式。

其实现在不少年轻人对民革都挺陌生,总觉得这是个遥远的组织。可你仔细一扒,这背后不少决策、改革都能看到民革的影子。比如说近年来台海交流政策,民革党员常常在两会期间提议加强经济互动、文化往来,虽说不是决策主力,但每年提案都能翻出点新花样。有一次民革某地分支跟台湾少数族群合作搞文化展,当地博物馆的人跟我说:“他们是真的在用心维护两岸纽带,没把这事当‘任务’。”这就是民革的现实人情,既讲规矩又有感情,挺难得。

对了,我还听到一个小插曲。今年民革南方分会开选,有一位老党员,三十年前就在家里给孩子讲过孙中山的故事。他说现在选举的气氛和平常一样,没人拽资历,也没谁摆行政脸,大家把选票当做对理想的肯定。年轻的候选人说:“我没老资格,但我愿意为祖国统一多跑跑。”这样的对话在民革里不稀罕,倒像是老家人过节,边吃饭边聊国家大事混合在一起,很有烟火气。

民革算不上耀眼的政治明星,但在社会各个角落扎根,靠一批专心办事的人维系。加入的门槛虽然高,可入了门倒也不见得都是精英腔。一位民革会员跟我说,他们内部平时开会更像家长里短,老同志叮嘱年轻人别浮躁,别忘了革命老前辈的规矩。偶尔也有大家争吵的时候,谁都不让谁,但最后该投票还是投票。民革这个组织,没有做作,倒是挺接地气的。

有时候我就在想,这么多年过去了,民革还在坚守那些革命梦想,是不是也有点儿“老派”?可人在社会里,总得有一份承诺和归属感。或许对于冯巩,以及那些历史家族出身的人来讲,民革不仅是“组织”,更是血脉里带下来的信念。其实,这份情感,不是啥大话,而是真要细细体会。谁能说明天会怎样?但有些传承,无论外在怎么变,忠于理想的人,终究不会迷失。

就聊到这里,您觉得民革这种老派里的新气息,是不是还有点未来的劲头?或者,您又怎么看那些家族传承、个人选择在历史洪流里的沉浮呢?有事常来唠唠,我这个人,就爱听点故事。

场馆介绍
德云社相声大会三里屯剧场(梦回天桥剧场)是在老天桥的影响下形成的,它位于三里屯,对面雅秀市场,东邻三里屯SOHO,对外营业面积6000平米。地理位置毗邻朝外、燕莎、CBD中央商务区、使馆区,流量之大,客源...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东路4号
113、115、406、431、701路等公交三里屯站下即到
德云社三里屯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