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德云社15年,曹云金又有大动作,侯耀文的话应验了
更新时间:2025-09-26 13:24 浏览量:1
十五年前,曹云金摔门而去,官宣离开德云社。
恐怕没有人能料到,这位曾被指责“背信弃义”的相声演员,会在如今以全新的姿态迎来事业巅峰。
如今,曹云金的直播相声场场爆满,甚至与央视展开了深度合作,这样的转变令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位青年相声演员中的佼佼者。
时间倒回2010年,那时的德云社正经历着从传统社团向现代化企业的转型。
据当时内部人士透露,德云社要求所有演员签订一份长达十五年的经纪合约,月薪仅为数千元。
这对已经成名的曹云金来说无疑是个艰难的选择。
他在外面的商演报价已经达到每场十五万元,而德云社的合同不仅与曹云金的身价严重不符,而且还规定了高达百万元的违约金条款。
在曹云金与郭德纲的争议中,有个细节很少被人提及,那就是曹云金确实支付过拜师学费。
在他早年发布的长文中,详细记录了当年拜师学艺的过程。
包括每年缴纳的8000元学费和300元饭费。
这些细节与他被塑造成忘恩负义的逆徒形成了鲜明对比。
更让人唏嘘的是,曹云金早年在德云社的奋斗可谓是非常艰辛。
出身普通家庭的他,父亲早逝,16岁独自北上学艺。
最难的时候,他睡过公园长椅,为了省下搬家公司的费用,曾经背着全部家当挤公交车。
作为他的师傅,郭德纲也同样经历过类似的心酸。
最著名的是那次在商场的玻璃橱窗里,郭德纲日常起居都在那里面,他被当成宠物一样供人观赏。
正是这些艰辛的过往,让师徒二人都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成功。
2010年,郭德纲的生日宴会成为师徒决裂的导火索。
据现场目击者描述,曹云金在宴会上公开表达对合同条款的不满,师娘王惠当场下跪,场面一度失控。
这件事后来被媒体广泛报道,成为曹云金“欺师灭祖”的罪证。
但很少有人思考:这何尝不是一个年轻演员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时隔六年,曹云金在2016年发布六千字长文,详细回忆了在德云社的点点滴滴。
文中提到,他最高纪录曾经连续演出近百场,为德云社立下汗马功劳。
但这些付出与回报显然不成正比。
最讽刺的是,在曹云金离开后,德云社逐渐改善了演员的待遇,这或许正是他用离开换来的改变。
当然,在回顾曹云金和郭德纲的师徒恩怨时,侯耀文也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
侯耀文先生在2007年不幸离世,那时曹云金才刚刚崭露头角,还没经历后来的争议。
但曾几何时,侯耀文对曹云金的评价和赏识,也是让他得以出人头地的重要原因。
侯耀文先生作为相声界的权威人物,看人的眼光向来以毒辣和精准著称。
他当年力排众议,收下彼时还在北京漂泊、颇具争议的郭德纲为徒,就是看中了他身上的那股灵气和对传统的执着,这份知遇之恩彻底改变了郭德纲的命运。
不仅如此,侯耀文对于郭德纲悉心栽培的徒弟,自然也多有关注。
据德云社早年的一些演员回忆,侯耀文先生来德云社后台时,对当时还是小字辈的曹云金印象十分深刻。
他非常看好这个年轻人的舞台表现力,认为他“身上有股劲儿”,表演洒脱,台缘好,是个“说相声的好苗子”。
侯耀文甚至曾在一些场合,开玩笑地点评过曹云金的表演:“比他师父还狂,但这种狂是曹云金在舞台上的个人魅力,能够瞬间点燃现场观众的情绪。”
如今看来,侯耀文作为曹云金的师爷,这番评价相当中肯,而且是对他的极高赞誉。
只不过这番话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曹云金年少轻狂,难免会栽跟头。
事实也确实如此,几年后他便因为太轻狂而顶撞师傅,最后闹得不欢而散。
好在如今的曹云金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
他的直播相声免费观看自愿打赏,最高同时在线人数突破百万。
除此之外,曹云金最近投资拍摄的竖屏短剧《甲方我来了》已经开机,足以见得他如今的事业心是多么坚定。
反观德云社,虽然依旧是中国相声的第一品牌,但也面临着人才断层的问题。
除了岳云鹏、张云雷等少数几位演员外,新生代演员的知名度与影响力都难以与前辈比肩。
有观众比较了两边的演出后表示,曹云金的听云轩不仅票价更亲民,节目内容也是推陈出新。
如今,曹云金用他对相声事业的坚守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而德云社也在不断完善中发展壮大。
或许这也算是最好的结局:这对曾经的师徒用各自的方式,共同推动着相声艺术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