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高峰凌晨发文,晒书柜藏品,网友佩服,怪不得能做总教习
更新时间:2025-09-24 08:56 浏览量:3
德云社高峰凌晨发文,晒书柜藏品引起网友的关注。从高峰评论区的留言不难获悉,网友对高峰是佩服的,对他能做德云社总教习是肯定的。有天赋,又爱这一行,又肯努力,才会有突破,有收获,有成绩。高峰为什么被称作德云社总教习呢?是职务上的任命,还是别的原因呢?为什么郭德纲、于谦总是强调天赋、开窍的重要性,高峰却喜欢告诉学员,多听多琢磨呢?
高峰是德云社总教习,杨鹤通是德云社教导主任。这两位在一起,给人一种,德云社办有学校的既视感。高峰的总教习身份是郭德纲给的,不是具体职务,也没有正式任命。早期,郭德纲带着德云社演员录综艺,在介绍高峰的时候,为了让观众能够记住他,结合高峰平时的相关工作,郭德纲也就把“总教习”给了他。而从龙字科教学来看,高峰是胜任这个工作的,对待教学一丝不苟,掰开了,揉碎了,教给大家。
郭德纲曾说过,高峰就是奔着老艺术家去的,就是为相声而生,为相声而活。对于相声,高峰那种琢磨劲头是令人佩服的。首先说基本功,高峰会在兜子装上兜子,背一遍贯口,拿出一颗放到另外一个兜子里面,反复如此,从而形成肌肉记忆。在用词、用句上,高峰也有着独到的见解。孟鹤堂、周九良曾在后台讨论作品的用词,放在哪里更得当。高峰听了一会,直接指出问题所在。按照高峰的方法试了一下,效果很好。德云社近期也没少分享高峰后台教学的视频,真是掰开了,揉碎了,普通人都能听懂。
郭德纲、于谦这两位面对镜头,强调学相声天赋、开窍的重要性。这两位说的就是入行的必要性。要是没有天赋,不是吃这碗饭的,来了也是浪费时间,不如早早离开,做点别的,能够做出成绩的事情。高峰面对的则是已经进入德云社的学员。从各方面来看,他们是适合学相声的。既然有了天赋、爱好这两个基础,剩下的就是努力、打磨、积累、沉淀了。所以,高峰就建议学员,多听,多琢磨。
多听,多琢磨,要达到什么标准呢?在龙字科招生的时候,高峰直播的时候曾聊过。大意就是,听老艺术家说这句话,你就要知道在哪个作品中,和谁的搭档,前后的因果是什么。再要求高一些,听观众的掌声,同样可以获取以上的内容信息。听得多了,记住了,就有了储备。等到了合适的环境,就能够拿出来,根据自身去改变,去调整。如同做题,同样的题型见得多了,自然而然,就能够融会贯通了。
传统曲艺,还是比较看重天赋的。有天赋,事半功倍。师父教也好教,徒弟学也没有那么吃力。若是没有天赋,随便师父怎么解释,就是不理解,这谁能有什么办法呢?如同岳云鹏的成长,若不是岳云鹏开窍了,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就是擦一辈子桌子,背一辈子贯口,也是徒劳的,也是没有什么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