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无效的三种交流方式
更新时间:2025-09-24 05:18 浏览量:3
我们在生活工作中,经常需要和外界交流。在交流时,最无效的三种方式:带情绪,讲大道理,自我感动。
带情绪:将交流作为负面情绪倾泻的载体,缺乏自我情绪的管理与控制。人性的规律是,大家总是乐于听好听的话,更乐见在交流中被关怀被重视和受到尊重。特别是公开交流如群议或会议场合,发言人的姿态越低调越谦逊越容易得到听众的认同与悦纳。如果在发言时将个人绪带入会场,动不动就理论轰炸加道德绑架,就会让人的体验感降至糟糕透顶,引发极度的反感,这就是有的长篇大论讲完招致多数人腹诽甚至骂娘的原因。
讲大道理。大道理可以讲,但必须与生活工作社会实际相结合,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才有人愿意听喜欢听。口号连篇,云山雾罩,让人产生心理不适。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有溯源,有细节,有案例,有路径,才会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反之则为说教,说教是最低效的教育方式。
自我感动。交流之初,没有找到与听众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与内容,缺乏共情氛围的营造,而是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自说自话,一通输出。这种自我感动式的交流,与冯巩说的相声台词“你不笑我就下来胳肢你”如出一辙,是不能感动人的。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听智者言,增长智慧;听贤者言,厚德养性;听知音言,愉悦身心。愿你我与世界报以温柔之微笑,尽情感知这个世界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