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德云社之外,为什么说相声的越来越少了?很多人都已经转行了
更新时间:2025-09-23 18:18 浏览量:1
好像从岳云鹏大火之后的2016年,说相声的演员的突然多了好多,在2018年那会达到顶峰,当年的《相声有新人》,有不少来自全国各地各种小园子的的相声演员,差不多有二三十对,然后从口罩开始,直接让不少说相声的转行了,因为没有演出就没有收入,小园子的成本承担不起了,最后没办法只能关掉园子。
现在说相声的基本上分成了5种:
第一种,德云社为代表的“行业标杆”,2005年开始火了之后,郭老师这些年攒下的家业丰厚,口罩期间,小园子演出不了,场地费正常支付,演员不演出也发保底的工资,把人养了起来,德云社招牌够大,小园子相声演员月收入也能在大几千块,别觉得少,赵芸一接受采访时候说过,自己小园子演出工资差不多8000,但是每天上班时间也就是30分钟左右,剩余的时间是可以自己干别的事,小园子熬出来了,有了能耐有了观众缘,那你能助演专场到开专场,到开专场的话,年收入就轻松破百万了,这就是“品牌的效应”。
第二种,曹云金为代表的“直播相声”,曹云金直播说相声火了之后,流量巨大,随后就开启了听云轩线下的相声专场,结果是票价最高300,场场还坐不满,线下演出一年,年底一算账,亏损了几百万,从新开始直播说相声,人气有下降,刷礼物也少了,那就赶紧流量变现,开始直播带货,现在直播收礼物再加上带货,年收入也能上千万,现在做好自己的事情,对于郭德纲最多就是砸挂一下,听不到谩骂和指责了。
第三种,葫芦相声社为代表的“后起之秀”,乐呵兄弟从拍段子有了流量,然后圆了自己相声的梦想,说的天津式的相声,也全国巡演了,段子也用郭老师的,台上也砸挂德云社,但是人家知道说相声德云社对自己是有帮助的,而不是仇人,郭德纲把相声带火了,他们现在跟着干,说相声能赚钱还能圆自己的梦想,也不耽误自己抽空有时间直播带货。
第四种,靠骂郭德纲的“所谓相声演员”,比如门三,天天各种揭秘,说自己有园子,就是不说30卖不出去票的事,比如让哥,标榜相声前辈,开了相声园子,赔的不够交房租的,依旧在硬挺着,实在不行了就直播说之前的事,蹭点流量,但是直播间还没人刷礼物。还有天津那哥俩“古希腊掌管流量的神”,天天直播间对各种说相声的品头论足,自己说的相声没人看。这种的最可悲。
第五种,转型的相声演员,比如陈印泉,《相声有新人》那会对陈印泉和张番印象最深,陈印泉有自己的相声风格,家长理短的那些事说的有模有样的,当时真的也去德云社的话,现在火的程度不低于张鹤擎,陈印泉现在也不错,直播说脱口秀,也是语言类的,现在也做的挺好的,相声圈混的不好,换个赛道也不耽误赚钱。
这几种说相声的,你最喜欢哪种?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