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云鹏演唱会含泪诉委屈,观众却笑不出来,德云社的体面还剩多少
更新时间:2025-09-23 06:05 浏览量:1
9月21日,岳云鹏成都演唱会唱到一半突然哽咽,红着眼眶说“压力太大了,总觉得买票来的观众都是来骂我的”。这番“委屈”没换来多少同情,反而因演唱会内容引发更大争议——原创歌曲屈指可数,却敢全国巡演;现场变成“相声返场秀”,票价最高卖到1580元。这场闹剧,正一点点撕开德云社所剩不多的“体面”。
演唱会现场堪称“大型翻车现场”。岳云鹏自己都坦言“不是不想唱,实在是没自己的歌,唱别人的还得付版权费”,于是整场演出大部分时间成了聊天、说段子的“相声返场秀”。跑调、忘词是常事,跟乐队的配合也像“临时拼凑的邻居”,这次连师父郭德纲都没上台救场。
更让观众窝火的是票价——1580元的最高档,比同期开唱的刀郎还高,快追上五月天鸟巢演唱会的价格。网友直接戳破,这不就是借名气割韭菜?那么多有实力的歌手开不了演唱会,凭什么让一个相声演员占舞台?
面对铺天盖地的批评,师父郭德纲第一时间站出来“护犊子”。7月31日的直播里,他笑着说:刘德华能三栖,岳云鹏怎么就只能说相声?想骂他再等两天,后面还有七八场。
这番话看似洒脱,实则暴露了德云社的利益焦虑。这些年传统相声行业在萎缩,小剧场演出的收入天花板越来越明显,德云社需要顶流艺人持续“输血”才能维持庞大的商业版图。其实德云社布局音乐领域早不是新鲜事:张云雷凭唱功转型音乐人开演唱会,秦霄贤也跟着踏进音乐节,郭德纲甚至透露2025年计划让多位成员开个唱。这哪里是培养“全方位艺人”,分明是把现有艺人的名气快速变现的“批量操作”。
观众的愤怒,不止针对岳云鹏个人,更是对“无底线跨界”的抗议。曾凭接地气相声成“国民宠儿”的岳云鹏,近年形象早已走下坡路:综艺里懒散睡觉、直言女嘉宾“腿粗不适合跳舞”、盯着张钧甯说“这人不红啊”,被贴上“下头男”标签。
如今演唱会争议叠加,让观众看清,德云社想“既要”相声的人气,又要”演唱会的高收益;想“既要”国民度,“又要”快速变现。可“既要又要”的结果,往往是两头不讨好——既丢了相声的本分,又没守住演唱会的底线,最终耗尽的是多年积累的口碑。
当“圆梦”变成“圈钱”,当“跨界”失去底线,德云社正在消磨的是观众无条件的喜爱和相声行业“金字招牌”的地位。文化品牌的“体面”,从来不是靠名气堆砌,而是对观众的真诚和对艺术的敬畏。若只盯着短期利益,等待德云社的,恐怕远不止演唱会办不下去这么简单——那些看不见却珍贵的信任,一旦瓦解,就再也回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