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德云社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修明炎走了,但《黄鹤楼》《学聋哑》还在循环播放,这是属于老观众的情怀

更新时间:2025-09-19 05:07  浏览量:1

深夜十一点 我正靠在沙发上刷手机,茶几上的半杯凉茶还冒着最后一点白气。突然,朋友圈被一条转发刷了屏:“你听过今天的《黄鹤楼》吗?”点开一看,是修明炎的版本,播放量显示“今日已播放127万次”。我愣了一下,这名字多久没听到了?十年前在天津劝业场的小剧场里 我挤在人群里笑得前仰后合 台上那个穿灰蓝长衫、说话慢条斯理的男人,就是他。如今人影全无,声音却像老邻居半夜敲门,猛地闯进耳朵里。

更奇怪的是 《学聋哑》也跟着火了。那可是个冷门段子 讲一个装聋的人被逼急了反问“你说啥?大声点!”,当年听着滑稽 现在听来竟有点心酸。我在音频平台翻评论 满屏都是“**爷青回**”“**泪目了,我爸最爱这段**”。有个ID叫“河北道的老杨”的人写道:“昨晚带孙子听,他问我这人是不是在演小品 我说,这是相声 是你爷爷年轻时追过的明星。”看得我心里一紧 原来我们都老了,而有些人 连告别都没来得及说。

最早传他走的消息 是在一个北方网友的微博匿名帖里。他说老家报纸剪报上写着,“著名青年相声演员修明炎因病医治无效 于2023年12月23日逝世 享年41岁”。图拍得模糊,字迹发黄,像从旧抽屉里翻出来的。我没敢信 可转头去搜德云社官网、曲协通告 啥也没有。问了个在天津文化馆工作的朋友 他沉默半天才回:“听说是肝的问题 早年拼得太狠 酒局一场接一场 谁劝都不听。后来 quietly 退了 家里不想声张。”

这话让我想起九几年在滨江道听书的日子。那时候修明炎还没出名 常在小园子里加演一段《黄鹤楼》 包袱不炸 但耐嚼 像腌萝卜 越嚼越有味。有一次他嗓子哑了,观众喊“下去吧” 他也不恼 扶着桌子笑:“您别赶我 我这人命比这楼还硬呢。”全场哄笑。谁能想到,一句玩笑话,十年后听起来竟像预言。

可没过多久,又有人说他没走,是最近一档新综艺《相声新世代》悄悄向他致敬。第三期里,俩年轻演员演《黄鹤楼》,节奏、语气、甚至翻白眼的小动作 都跟修明炎当年一模一样。我在B站拉进度条听了三遍 确实像。更巧的是 节目艺术顾问是他师父,老爷子今年八十多 极少露面 这次却破例挂了名。排练花絮里,导演还嘀咕了一句:“这段要演出修明炎的味道,蔫儿坏蔫儿坏的那种。”这话一出 老观众哪还能忍住?

我表哥在沈阳曲艺团干灯光,有天喝酒时跟我说:“现在年轻人演老段子,光会背词不行 得懂那股劲儿。修明炎的厉害处不在响包袱 而在‘留白’——话说一半,眼神一飘,观众自己就笑出来了。”我想了想,还真是。他从不抢话 也不瞪眼,就站在那儿 像街口晒太阳的大爷,可你就是忍不住想听他叨叨。

可最让人心里发毛的 是另一种说法:修明炎的声音 正在被AI“复活”。有个在语音公司干活的朋友喝多了跟我透底:“我们接了个项目 清洗一批老相声录音,建模型 做AI合成。客户点名要修明炎的,说他的语感‘有市井味儿 不油’。”我当时就愣了。要是真这么搞,以后会不会有一天,打开手机 跳出个“虚拟修明炎”直播间,穿着数字马褂 对着摄像头说:“各位老少爷们儿 咱今儿接着乐?”

这事儿细想挺瘆人。他曾在一个采访里说:“相声是活人的艺术 死了就不该再开口。”这话现在听来,像一句遗言。可技术不管这些 它只管“还原”,不管“尊重”。要是哪天AI学会了他冷笑的语气、停顿的节奏,甚至即兴砸挂的本事 那我们听到的,还是他吗?还是只是数据缝合出来的幻影?

其实我也说不清到底哪种是真的。。

也许他真的走了 安静地躺在某个北方小城的院子里 没人吹喇叭 也没人放鞭炮;也许他还在养病 只是再也登不了台;又或者,他的声音正被一串代码反复咀嚼,准备以另一种方式重返人间。。但有一点是实打实的:**《黄鹤楼》和《学聋哑》还在播**,而且越播越凶 像一场无声的祭奠,又像一次集体的私奔。。

前两天我去我妈家吃饭,她正用老收音机听评书,我顺手把耳机连上她的手机 放了一段修明炎的《学聋哑》。她一听就笑了:“这不是那个瘦高个儿吗?当年你爸骑车三十里就为听他一场。”我看着她眼角的皱纹舒展开,突然明白,这些人和声音 从来不是属于舞台的,而是嵌进了我们的日子,成了记忆里的底色。

现在的相声太热闹了,段子一个接一个,笑完就忘。。

可修明炎不一样,他让你笑完之后 心里还留着点东西 像冬天喝完烫酒 胸口暖着 脑门却有点晕。。他不说大道理,也不骂社会 就讲些鸡毛蒜皮的荒唐事,可你听着听着 就觉得生活本来就是这样——又蠢又真,又疼又好笑。。

所以当那一句“您这楼盖得,比我命都长”再次响起时,我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叹。或许我们一遍遍点击播放,不是因为多想听段子 而是想确认:**那个曾经让我们笑出眼泪的人,是否也曾真实地活过**。

前几天夜里睡不着,我又点开《黄鹤楼》。窗外下着小雨,屋子里只有声音在绕。听到一半,手机自动跳到下一首——还是《黄鹤楼》。我才发现 自己不知什么时候设了单曲循环。那一刻,我忽然觉得,也许他没走,只是换了个地方说相声 在某个我们看不见的角落,对着空气 慢悠悠地开口:“各位,咱们接着来……”

场馆介绍
德云社相声大会三里屯剧场(梦回天桥剧场)是在老天桥的影响下形成的,它位于三里屯,对面雅秀市场,东邻三里屯SOHO,对外营业面积6000平米。地理位置毗邻朝外、燕莎、CBD中央商务区、使馆区,流量之大,客源...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东路4号
113、115、406、431、701路等公交三里屯站下即到
德云社三里屯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