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影院焕新迎接上海德云社,一楼提供餐饮服务,笑场与群众牛肉面首次亮相
更新时间:2025-09-14 20:09 浏览量:1
群众影剧院是位于四川北路的一家老牌电影院。从去年4月底挂出巨幅海报“当德云社遇见上海”之后,上海德云社入驻这家影剧院的消息就一直不绝于耳。而开业的时间也一直在更新之中,从最初的今年元旦到今年的7月23日,再到今年的8月或9月。
位于四川北路的群众影剧院
如今,群众影剧院一楼的餐饮区域已经开始试运营,有市民已经走进这栋焕新的老建筑之中开始体验。本期新闻晨报《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就此前往四川北路的群众影剧院探访,看看目前的准备情况如何?
当年市民常来看戏观影,期待首场相声演出这两天,一些住在群众影剧院附近的居民和路过此地的市民发现,这家电影院一楼的灯亮了,之前常闭的大门也打开了。不少人纷纷走进这家刚刚敞开大门的电影院,感受老建筑焕新之后的魅力。
目前一楼餐饮区域正在试运营阶段
今年89岁的张阿姨在群众影剧院附近的小区已经居住了60多年,对四川北路的情况比较了解,在她的记忆当中,以前这里除了看电影,还有各种戏曲演出,包括沪剧、越剧、滑稽戏等。张阿姨认为,如今的群众影剧院装修得相当漂亮,一楼提供餐饮,等到楼上(二楼)的剧院正式营业时,她要来看看相声演出。
张阿姨在群众影剧院附近的小区已经居住了60多年
在影院一楼餐饮区域,记者遇到了正在四处逛逛看看的市民梁先生和爱人。有意思的是,老两口的籍贯都是东北,但俩人都是在上海长大的,说的是一口流利的上海话。梁先生今年74岁的梁先生,在他看来,上海是座包容性很强的城市,因此既有本地的滑稽戏,也有北方的相声。对于德云社上海剧场的票房,梁先生则认为,这取决于相声的质量以及是否能符合上海观众的胃口。
一位住在影院附近的阿姨告诉记者,她和儿子都比较喜欢德云社的相声,希望在能买到第一场的票子,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到开演信息。
群众影剧院(徐志东拍摄于2024年5月和12月)
今年62岁的老虹口徐志东(以下简称老徐)是一位摄影师,从小就住在四川北路附近。9月13日晚上,老徐又一次来到群众影剧院。从去年4月底德云社宣布入驻上海开始,老徐时不时会去群众影剧院拍点新的资料照片,补充到自己的素材库当中。如果与十年前拍摄的照片相比,老徐认为电影院的变化还是比较明显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电影院设立了冷饮部、小卖部、咖啡室和招待所。每年有广东的粤剧在此演出,举办音乐会和提供机关团体演出与活动,还有面向为小朋友的木偶戏、儿童剧等节目。我记得1986年来这里参加了大合唱比赛,我们单位拿到了第二名。”老徐告诉记者。
在这一年多等待的时间当中,老徐也开始研究起了郭德纲和于谦的相声表演:“郭德纲的相声颇具特色,善于咬文嚼字,字斟句酌,运用语句来游戏和调侃人生,于谦在旁步步紧逼,恰到好处,观众报以会心的欢笑。人生在世,快乐是相当重要的,似乎也成了刚需,德云社上海剧场即将成为了生成快乐的场所,快了,装修近尾声,老郭准备来沪。”
郭德纲的碳笔素描(徐志东 画)
郭德纲与于谦的钢笔线描(徐志东 画)
老徐还给记者看了他自己画的两张作品,一张是郭德纲的碳笔素描,一张是郭德纲与于谦的钢笔线描。“每张要画两三个小时,碳笔素描长一些,钢笔画时间短。”
对于上海德云社的即将开业,老徐笑着说,希望他们的演出能成为喜爱相声市民的“纲需”。
老建筑最初为广东大戏院,历经多次更名记者在采访当中发现,对于群众影剧院的历史,大多数市民并不是很清楚,即便是住在电影院附近的居民,也只知道这里以前放映过电影,有过戏曲演出。
闵行区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孙莺编有《近代上海影院地图》一书,书中精选了晚清至新中国成立前近代报刊中与影戏、影戏院有关的各类史料,该书为“海派文献丛录·影院系列”之一,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知名海派学者张伟主编。
孙莺在出书的过程当中收集到不少与群众影剧院历史有关的老广告,她告诉记者,群众影剧院的前身为广东大戏院,1931年1月31日开幕,以演出粤剧为主,兼演其他剧种,偶尔也映电影,地址在上海北四川路横浜桥南堍,即今四川北路1552号原建筑。
广东大戏院和香港大戏院早期报纸广告(上世纪30年代刊发于《申报》《新闻报》)
但广东大戏院的名称非常短暂,开业之后就有过多次更名和一次复名,名称变化之纷繁复杂,让人眼花缭乱。1931年9月24日更名为荣记广东大戏院。1933年5月25日,更名为香港大戏院,改映电影,当时地址标注为“北四川路大德里口”,首映美国派拉蒙公司出品的影片《蝴蝶夫人》。1933年6月8日起,香港大戏院以歌舞表演及戏剧演出为主,兼映电影。1933年8月26日,香港大戏院更名为“钧记香港大戏院”开幕,仅演戏剧。1933年12月22日起,香港大戏院又一度短暂更名为“合兴香港大戏院”,其地址标注为“北四川路大德里对面”,这与原广东大戏院所标注的“地址北四川路厚德街即大德里对过”基本一致,于是由此得以认定香港大戏院与广东大戏院同址,又互为承继。香港大戏院在上海《申报》上所刊登的戏日预告止于1934年5月5日,当日为群芳艳影剧团临别纪念义务客串演出的第三天,南粤剧三大巨子薛觉先、唐雪卿、薛觉民登台演唱《红楼梦》(全本)。
1934年8月4日,香港大戏院复名广东大戏院大开幕,重启歌舞表演及戏剧演出大幕,直至1937年6月3日止。1939年,更名为福民大戏院,1939年3月13日开幕。抗战期间,广东大戏院曾被更名为中华大戏院,用于放映电影,简称“虹口中华”,以区别当时的沪西中华与南市中华,它们均隶属于中华联合电影公司管理。
抗战胜利后该院房屋被接收。1946年5月5日,虹光大戏院在广东大戏院旧址揭幕,开演戏剧,当时地址标注为四川北路虬江路口。1946年8月22日起,虹光大戏院停止戏剧演出,而改为电影放映,首映国产影片《千里送京娘》。虹光大戏院的影片预告止于1949年5月24日,所映影片为《破釜沉舟》。
1951年4月虹光大戏院易名“华东公安部队大礼堂”,归部队使用。1952年1月交华东影片公司管理,改名和平电影院,同年9月交上海市文化局,更名为群众电影院。1953年大修竣工后改名为群众剧场。1968年1月,更名为群众影剧院,至今。
一楼餐饮已开启试营业,笑场月底装修完成记者近日前往群众影剧院探访时,发现一楼以餐饮业态为主,目前还有少数店家仍然还在装修当中。据一些入驻店家的店员介绍,目前所在的门店处于试营业阶段,可以接待市民用餐,但无法给到具体的营业数据,正式营业时间要等场地运营方的统一通知。
笑场·茶事川食 by HOST
记者注意到,目前群众影剧院有7家餐饮,分别是笑场·茶事川食 by HOST、噗噗柠、野人先生、老宅门、近松楼·点心局、大众牛肉面以及位于二楼的一个咖啡档口。
笑场·茶事川食 by HOST仍然在紧张的装修当中,营业面积为最大,约有几百平方米。该店以小酒馆为主要业态,包括了烘焙板块HOST Bakery,预计会在本月底完成全部装修并试营业。
美食达人“玫瑰公主”9月4日去了群众影剧院,那天主要是为了品尝一下新出炉面包的味道,据她介绍,HOST这家店并不是完全新创立的品牌,是源于最早在巨鹿路的HOST餐厅,后来该店迁址新天地太平湖,如今,HOST入驻四川北路开启新的餐饮业态,与上海德云社成为邻居。
“玫瑰公主”告诉记者:“笑场创意的来源是店家希望这个地方成为一个充满欢乐的场域和空间场所;另外,店家希望大家在生活中有一点点小确幸,那么这个词就是一个双关语的意思。”
群众牛肉面
群众牛肉面可能是运营方按照群众电影院名称重新设计的一个餐饮品牌,该店以提供牛肉面为主打特色,面条分为清汤面、牛肉面和拌面三款,另外还提供现切牛肉和小食。
近松楼·点心局
近松楼的总店位于多伦路文化街,以海派餐饮和私房菜为特色,在四川北路的分店以粤式茶点为主,已经试营业一段时间,每天都有不少市民朋友来用餐。噗噗柠、野人先生两家位于门口沿马路,噗噗柠为本地茶饮,野人先生为现做冰激凌。
目前二楼还在装修之中,未开放
静待德云社剧场开业
许多市民非常希望能看到上海德云社的剧场情况。上海德云社剧场位于电影院二楼区域,记者注意到,目前二楼还在装修之中,未开放,市民目前不能上楼参观,因此在一楼楼梯口设置了一米线。
一位店员告诉记者,上海德云社的剧场有望在10月底之前完成全部装修,可能是10月25日左右开业。
四川北路1552号属于优秀历史建筑
在群众影剧院门口有一块牌子,表明其所在的四川北路1552号属于优秀历史建筑。“原为广东大戏院(虹光大戏院)。砖混结构,1928年建。现代派风格,略具装饰艺术派特征。沿街立面采用对称构图,两侧凸出贴褐色面砖,檐部做水平向装饰线脚。”对于重要的历史保护建筑来说,内部施工有诸多的要求,获悉,这也是上海德云社开业时间一再延后的原因之一。
上海德云社在大众点评网的显示
记者登录大众点评网发现,上海德云社在大众点评网也已经能查找到相关信息,截至9月14日已经有17条留言。有网友表示看到了一楼的餐饮布局情况,也有网友剧透了二楼的装修情况。有网友这样评论道:“上海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国际城市,相声受众人数多,德云社又是响当当的剧团,所以它一定会在上海引起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