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汾阳再随母现身上海德云社,网友热议其是否继续上学
更新时间:2025-09-12 16:41 浏览量:1
郭汾阳再随母现身上海德云社,网友热议其是否继续上学
郭汾阳又没去上学? 这问题一出来,就跟夏天的蚊子似的,嗡嗡响个没完。 这孩子打小就在镜头前晃,大家看着他长大的,一露脸,评论区立马就炸锅。 胖了、瘦了、上学没、练功没,样样都得被拎出来说道。 这回跟着老妈王惠现身上海德云社,照片一传上网,键盘侠们又坐不住了,仿佛郭德纲家这孩子是不是背着书包进教室,成了全国人民的头等大事。
说真的,郭汾阳生下来就在聚光灯下,这命,搁谁身上都不轻松。 人家普通孩子摔个跤、感冒一次,家长朋友圈发个动态就算了。 他呢? 一笑一闹,全网解读。 疫情期间露面多,那是家庭安排,也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结果被放大成“频繁曝光”“不合时宜”。 可别忘了,他那时候也就十来岁,正是需要父母陪伴的年纪,跟爸妈一起出现在公众场合,有啥不能理解的?
德云社是什么地方?是饭碗,是舞台,也是郭家的“家业”。 郭德纲拼了半辈子才打出这块招牌,他两个儿子,老大郭麒麟早早进圈,摸爬滚打,从相声说到影视剧,口碑一步步立起来,靠的可不是“拼爹”,是实打实的演出和观众买账。 小儿子郭汾阳呢? 身体是壮实,个头也窜得快,看着像大人,可心智还在成长。老郭这几年护得紧,不让他乱上节目,不让他随便接受采访,这不正是当爹的清醒? 江湖水深,流量这东西,捧得人,也能毁人。 尤其是对一个还在长身体、长见识的孩子来说,多一分安静,就少一分被带偏的风险。
网上总有人问:怎么不去上学? 这话问得,好像郭德纲家连个老师都请不起似的。 人家没出现在校园,不代表没在学。 私教、家教、德云社内部的训练,哪样不是学习? 传统艺术讲究口传心授,郭汾阳从小耳濡目染,听的都是真东西。你以为非得穿校服、背书包才算上学? 那也太小看这行当的传承方式了。再说了,教育这事儿,哪有千篇一律的模板? 有人适合体制内,有人走特长路,关键看孩子适不适合,家长清不清醒。
郭德纲不是没吃过苦,他比谁都明白,名气这玩意儿,来得快,去得也快。 他能让郭麒麟从“郭德纲儿子”变成“郭麒麟”,靠的就是狠心放手,让他自己闯。 对小儿子,他更谨慎。 保护不是溺爱,是给时间,给空间,让他先把根扎稳了。 现在外面声音再多,老郭大概也就笑笑,该干嘛干嘛。 孩子还小,路还长,急什么?
说到底,郭汾阳上不上学,轮得到外人指手画脚?人家在德云社跟着大人看场子、听活儿,说不定比坐在教室里划重点更有用。 咱们与其操心他书包里有没有课本,不如想想,自己家娃今天作业写完没。 孩子成长,最怕的就是被围观。 别让关心变成打扰,别让关注变成压力。 他现在需要的不是热搜,是安静长大的权利。
——“树大招风,人怕出名猪怕壮。”
资料来源:新浪娱乐、搜狐娱乐、德云社官方公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