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麒麟《脱缰者也》票房失利引发家族舆论风波,前德云社成员公开指责郭德纲未予支持,探讨星二代在事业与家庭压力下的真实处境与挑战
更新时间:2025-09-11 21:36 浏览量:2
电影《脱缰者也》上映 19 天,票房停留在 1300 万。
这个数字让离开德云社的闫云达找到了新的靶子,他在直播里直言郭德纲没尽到当爹的责任,没帮儿子宣传电影。
他觉得郭德纲该带郭麒麟直播,让德云社四百多职工转发电影信息,再多包几场电影请员工和粉丝看。
在闫云达看来,这些对郭德纲来说都是举手之劳,既能帮郭麒麟,又能打破偏心传言。
但很少有人提起,闫云达离开德云社时,曾因贪污队费的说法闹得沸沸扬扬,后来队长职位也被撤了。
如今他频繁炮轰老东家,说自己在德云社时就是 "工具人",现在要揭露郭德纲的 "真面目"。
郭麒麟最近的日子确实不轻松。
他主演的新剧《此处通往繁星》刚发布剧照,剧照里他穿着白大褂,饰演一位遗体防腐整容实习生。
这部由鲍鲸鲸编剧、李竹青导演的作品,已经被列入 2026 优酷最受期待的片单。
这不是他第一次尝试跨度大的角色。
在《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里,他当起了气氛组组长,和专业脱口秀演员同台时毫不怯场。
但《脱缰者也》的票房压力,像块石头压在他身上。
这部电影里,他演一个不靠谱的舅舅,把外甥 "绑架" 了一路。
曹保平导演的加持,齐溪等实力派演员的加盟,都没挡住票房的低迷。
有观众看完说,郭麒麟的津味方言很地道,电影里舅甥俩的互动像 "小哥俩冒险",荒诞里藏着温情。也有人觉得,比起曹保平之前的《烈日灼心》,这部犯罪喜剧少了点冲击力。
郭德纲对这部电影的沉默,成了闫云达攻击的重点。
可看看今年的电影市场,管虎团队带着 5.8 亿投资的《东极岛》,最后净亏 4 亿。
影片把渔民救战俘的真实故事,改成了海盗复仇记,观众在影院里看得直摇头,说爷爷当年可没扛过火箭筒。
宣传再用力,也救不了口碑崩塌的片子。
郭德纲不是没提过儿子。
王伟忠去他家采访时,他说郭麒麟在德云社业务能排前三,将来肯定要当导演,还透露儿子现在有女朋友。
他甚至为郭麒麟定制过一档导演综艺,让大家轮流当导演拍短片,可惜后来搁置了。
但父子间的距离感一直存在。
郭麒麟小时候,家里徒弟多,他得等别人吃完才能上桌,有时只能蹲在楼梯口吃青菜。
他后来搬出去住,换了几个地方,说就是想离爸爸远点。
郭德纲自己也承认,现在跟儿子说话得看脸色,催婚催生都得小心翼翼。
前阵子郭德纲直播回应德云社未解之谜,特意解释了聚餐时郭汾阳坐着、郭麒麟站着的传言。
他说拍合影时大家都站起来了,小儿子年龄小才坐在妈妈旁边,还强调 "郭麒麟是我好大儿,凭什么不爱他"。
可这样的解释,总会被新的猜测覆盖。
就像闫云达这次把票房和父爱捆绑,很多人忘了电影市场的基本逻辑。
2023 年抖音电影报告里说,当年票房过亿的国产片宣发覆盖率 100%,但真正决定票房的还是内容。
《孤注一掷》靠王传君拜佛的名场面出圈,《长安三万里》用一句 "轻舟已过万重山" 打动观众,这些都不是单纯靠宣传堆出来的。
郭麒麟在影视圈的努力有目共睹。
他从《庆余年》的范思辙开始,一步步摆脱 "德云社少班主" 的标签。
这次演遗体防腐整容师,光是学习专业术语就花了不少功夫。
可只要德云社有风吹草动,他总会被卷进来。
闫云达直播里的话越来越尖锐,说郭德纲把别人带到直播间却不带儿子,说签约时被监督看合同是 "服从性测试"。
这些话真假难辨,但确实戳中了舆论的敏感点。
有人跑去郭麒麟的社交账号下留言,问他是不是真的和爸爸关系不好。
也有人觉得闫云达在蹭流量,毕竟离开德云社后,他的名字已经很少被提起。
郭麒麟始终没回应。
他忙着拍新剧,忙着在不同的角色里切换。
只是偶尔在采访里被问到父亲,他会说 "我们是中国式父子,像君臣也像朋友"。
郭德纲最近在准备澳洲巡演,说巡演结束后要找郭麒麟好好喝顿酒,家里特意备了新酒杯。
父子俩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多数时候靠微信联系。
电影《脱缰者也》还在影院上映,排片率越来越低。
曹保平导演说这部电影讲的是 "脱缰的反叛和错位的温情",或许这正好照见了郭麒麟当下的处境。
他想在影视圈闯出自己的路,却总被相声行业的恩怨拉扯。
他想和父亲保持距离,却逃不开外界对他们关系的揣测。
闫云达的炮轰还在继续,网友的讨论也没停。
有人翻出郭麒麟早年说的 "在家像客人",有人贴出郭德纲为儿子定制综艺的证据。
电影院里,马飞带着外甥在天津街头狂奔的画面还在播放。
银幕外,郭麒麟的故事还在被各种声音改写。
郭德纲下次直播回应未解之谜时,会提到这个话题吗?
没人知道答案。
就像没人能说清,一部电影的票房好坏,到底能和父爱扯上多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