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用“公式相声”挑战郭德纲的博士李宏烨,如今成功了吗?
更新时间:2025-09-11 19:21 浏览量:1
他站在那里,灯光打在脸上,神情既自信又有那么点儿倔强。
谁也没想到,这样一个看似文质彬彬的人,会在全国观众面前,当众开口叫板郭德纲。
那一刻,《相声有新人》的赛场上,空气突然安静了。
“您可能还不认识我……”他说。
郭德纲皱了眉,台下一阵哗然。
这个博士,谁啊?
一段公式,把他们推出聚光灯
李宏烨,上海交通大学博士;郑钰,复旦大学硕士。
在大多数人眼中,这样的学历组合,八成是奔着科研、教学或者高薪外企去的。
可他们偏不走寻常路。
从大学相声社团起步,两人一路演到电视荧幕,靠着“公式相声”这个新鲜玩意儿火了。
什么是公式相声?简单说,就是把段子结构“公式化”,用数学逻辑去拆解笑点。
他们觉得,相声不该只靠“抖包袱”,也可以像解题一样精密。
2018年,《相声有新人》上线。
两人一登台,台下议论炸开了锅:“博士?还相声?真的假的?”
镜头一扫,郭德纲脸上写满了“看戏”。
“你可能还不认识我……”李宏烨上来第一句,就把全场情绪拉满。
挑战权威的那一刻,他们红了。
但也正是这一刻,他们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一夜成名,也是一夜跌落
节目播出后,评论区炸了。
有人说他们是“学院派的清流”,也有人骂得不留情面:“这相声听得我睡着了。”
郭德纲一句“相声不是算数”,直接给他们判了“死刑”。
台下的观众,笑不出来;台上的博士夫妇,却依然坚信:
“不是我们不行,是大家还没懂。”
他们开始频繁在公开场合发声,批评传统相声“守旧”、“排外”,甚至指责节目偏袒德云社。
一时间,风评逆转。
支持者越来越少,质疑声越来越多,合作邀约也随之稀少。
从“话题中心”到“边缘人物”,只用了47天。
他们没退场,只是换了打法
被淘汰后,很多人以为他们会就此“消失”。
但李宏烨没。
他一边在社交平台上“复盘”当年的舞台经历,一边继续坚持“公式相声”的推广。
“我们不是输给了观众,是输给了传播方式。”
他们开设公众号、短视频账号,自己做编剧、拍段子、剪辑视频、运营账号。
2020年,他们创办了“理工相声实验室”,尝试将算法推荐与段子结构结合,用AI与逻辑模型生成笑点结构图谱。
听起来有点玄,但确实吸引了一批科技圈的粉丝。
他们甚至还登上了TEDx舞台,讲“相声与人工智能的边界”。
2022年,他们在B站的“公式相声”合集总播放量突破了1247万次。
虽然不再是主流演艺圈的人,但他们的“坚持”,确实也活出了另一种模样。
如今的他们,生活得怎么样?
现实没有那么戏剧化,也没有那么惨。
李宏烨如今在一所高校担任讲师,教授“语言逻辑与传播”,郑钰则转型成为自由撰稿人兼育儿博主。
他们有了一个女儿,取名“李圆”,数学味儿还挺浓。
每天的生活,是送娃上学、午休剪视频、晚上备课或者直播。
他们说,自己早就不在乎“火不火”了,“只要能说话、有人听,我们就还在舞台上。”
他们也承认那段“叫板”的岁月有些冲动。
“年轻嘛,总想证明点什么。但现在,我们更愿意慢慢做内容,不着急。”
真正的坚持,不是高调喊口号,而是在寂静中继续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