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不单行,德云社迎来第二位曹云金,才明白郭麒麟的选择多正确
更新时间:2025-09-10 10:51 浏览量:2
“德云社又出事了?
”——昨晚刷到这条热搜,脑子里第一反应是:这次轮到谁?
点进去一看,宁云祥。
名字不熟?
正常,他连专场都没开过,微博粉丝不到曹云金的零头。
可这回,他直接把“钱”字贴在了郭德纲脸上:演出费低、分成不透明、干得多拿得少。
评论区瞬间炸锅,有人骂白眼狼,有人喊“又一个曹云金”。
曹云金,15年前生日宴摔门而去,成了“叛徒”代名词。
当年他喝高了,把“我养活了半个德云社”吼得满屋尴尬。
后来直播带货、拍短剧,靠一句“金子回来了”翻身,单场销售额破千万。
网友这才反应过来:原来不是他不行,是德云社的账本太厚。
宁云祥没这本事。
他连小剧场都没攒够人气,微博里晒的是父亲被网暴的截图——当年德云红事会馆倒闭,锅全扣在他爸头上。
这次他干脆取消认证,配文“别再拿我当枪”。
底下最高赞评论:“你爸当年垫了300万装修款,郭德纲提过一个字?
”
老郭在直播间急得跳脚:“谁说我不疼郭麒麟?
塑料凳子是道具!
”可没人关心凳子,弹幕刷的是“李菁走时也说理念不合”。
李菁,德云社创始人之一,2010年退出,理由是“不想变成打卡上班”。
后来他在北京台做节目,被问到分红,只回一句:“账是糊涂账。
”
上海分社原定五一开业,现在拖到八月。
装修队爆料:预算超支,因为“郭老师要全红木座椅”。
岳云鹏的档期协调表流出,密密麻麻的红圈,连喘口气的空档都没有。
网友调侃:“这是压榨,还是救场?
”
业内分析更扎心:德云社去年商演收入4.7亿,演员分成不到三成。
小剧场新人演一场200块,连地铁票都不够。
有人算了笔账:曹云金当年一场专场30万,到手8万;现在直播切片,一条广告报价15万。
难怪他说“离开才是上岸”。
郭德纲不是没动作。
新合同加了“绩效条款”,演够场次多给5%。
可老演员不干了:“我们教徒弟的课时费呢?
”更尴尬的是,隔壁青曲社挖人直接开价:保底年薪20万,商演五五分成。
已经有两个德云学员悄悄递了简历。
昨晚直播最后,郭德纲对着镜头笑:“师徒一场,别闹成仇。
”屏幕外,宁云祥取关了所有师兄弟。
曹云金在抖音发了条旧视频,配文:“当年我要的只是一句解释。
”底下热评第一:“现在解释也晚了,账本不会说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