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德云社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高英培儿子高玉庆 相声演戏都精通,在《生万物》中凭“吃”走红

更新时间:2025-09-06 01:45  浏览量:3

高英培那口“哏味儿”天津话,居然在他儿子身上变成了一把小刀,慢慢划开观众记忆里最饿、最馋、也最惨的那块疤。

很多人以为高玉庆只是高英培的儿子。

其实他把“高派”包袱埋得更深:相声讲究现挂,影视讲究留白。

他把自己练成了“留白高手”。

拿《生万物》里的费大肚子来说,导演一句“你吃给我看就行”。

他真吃,一口气把剧组的五个冷馒头啃了个精光,腮帮子鼓出两个大包,嚼完还舔牙缝,现场收音录得清清楚楚,后期一句台词都没补。

这一口就把角色吃进了热搜,弹幕里全是“看着看着就饿了”,但更多人留言“我小时候真抢过我妹的饭”。

细节越细,越像真的。

费大肚子不是恶霸,他饿得只剩本能。

高玉庆演得狠,却把那份穷日子的窝囊也演出来——他抢完女儿的饭,转头藏起半块,夜里偷偷塞回女儿枕头底下,镜头没给特写,全靠手指一抖。

观众后知后觉,弹幕瞬间沉默三秒,然后“破防”刷屏。

这种“又坏又疼”的灰色人,在国产年代剧里太少见。

多数同题材角色,不是大义凛然就是彻底反派。

费大肚子夹在中间,像极了生活里那些“不太体面又不得不活着”的人。

很多人好奇,一个说相声的,怎么把饥饿感演得这么真。

翻他的过往能看到一条暗线:他最早跟着侯耀文跑场子,台下观众不笑就饿肚子,演出费直接跟票房挂钩。

那种“今晚要是没人鼓掌我就没钱吃饭”的恐惧,他记了半辈子。

后来拍《半路父子》,他演一个丢了工作的老炮儿,拍完自己在剧组角落啃凉盒饭,别人问他为啥不加热,他说“角色已经凉透了,我舍不得让他吃热的”。

这种“把自己先饿一半”的方法,业内叫“体验式”,但搁他身上更像是旧日创伤自动回放。

说回“吃”这件事。

国产剧的吃戏常翻车:要么假吃,要么食物道具一看就塑料。

高玉庆把吃戏拍出了纪录片质感,关键在他肯真咽。

拍《生万物》抢饭那场,他先饿自己一整天,开机前只喝水,确保胃是空的。

馒头进了嘴,唾液当场分泌,喉结一滚,镜头里能看到食物顺着脖子滑下去。

导演喊“过”,他蹲在路边吐了,原因很简单:凉馒头嚼太多,胃直接罢工。

同组演员林永健后来跟媒体感慨:“这小子拿命在演。”

观众爱看这口真实,却也容易被刺痛。

弹幕里有人骂费大肚子“不配当爹”,下一秒又补一句“可我舅舅当年就这样”。

角色照进现实,现实又回流角色。

高玉庆在接受采访时说,他最怕的不是被骂,而是演得太像,让真正的“费大肚子”们被家里人指着鼻子说“你看电视剧里那人,跟你一模一样”——那种羞耻感,比挨骂难受多了。

从相声到影视,高玉庆没丢老本行。

片场空档,他常给年轻演员说小段《学吃喝》,把“吃”字拆解成十八个韵脚,教他们怎么用舌头和牙齿找到节奏。

有人问他,以后会不会拍一部专门讲吃的电影。

他摇头:“拍吃,不是拍食物,是拍没吃到的人。”一句话,把费大肚子的魂儿留住,也留住了那些年里偷偷擦干眼泪继续扒饭的人。

现在再搜“费大肚子”,关联词第一是“高玉庆演技”,第二是“吃戏天花板”。

热搜会过去,但那个饿得发抖却还想把最后一口饭留给女儿的影子,估计会长久停在观众心里。

场馆介绍
德云社相声大会三里屯剧场(梦回天桥剧场)是在老天桥的影响下形成的,它位于三里屯,对面雅秀市场,东邻三里屯SOHO,对外营业面积6000平米。地理位置毗邻朝外、燕莎、CBD中央商务区、使馆区,流量之大,客源...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东路4号
113、115、406、431、701路等公交三里屯站下即到
德云社三里屯剧场